分頁: (2) 1 [2]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應成派中觀論師“不許自證分”的論辯 
羅丹
  發表於: Sat.01/28, 2012 09:5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引用
應成派中觀者只是反對自宗所理解的自證分並非本文所談的自證


早答矣~~~~


羅丹 發表於 Sat.01/28, 2012 09:38 pm
「不許」自證分....等,是不許執有堅實自性見之自證分義,如龍樹菩薩破斥「四緣」,是同樣道理也。不要混濫範疇嚕。

PMEmail Poster
Top
budgood
發表於: Sat.01/28, 2012 09:5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96
會員編號: 731
註冊日期: 06/30, 08


應成派中觀不許“唯識無境”,又提出“心境相連”。中觀者所謂的“心境相連”之“境”是作為疏所緣緣的境。若此“境”是作為親所緣緣的“境”與心識相連而不離,那就要承認“唯識無境”。此“心境相連”之“境”是某個時刻某一識的作為親所緣緣的境。並不是其他時刻的識的作為疏所緣緣的境,因此“回憶”並不能緣到過去識的作為疏所緣緣的境。而應成派中觀又不許“唯識無境”,其憶念理論並非量論中憶念理論(“憶念所見境時,亦必憶念彼現境識,要俱憶境識方能決定為見境故”),於理於事均站不住腳。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Sat.01/28, 2012 09:5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前頁已答,不贅述。

再者,「唯識無境」,試問:有獨存之心識嗎??

顯然,汝、月稱菩薩所稱【境】,定義殊異,不宜混濫也。
PMEmail Poster
Top
5566
發表於: Mon.01/30, 2012 01:0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7,694
會員編號: 147
註冊日期: 09/05, 05


自稱中觀派所要駁唯識師的是

你的識[自證分]是識的體性,識怎麼有識的體性或自性呢?

他是要批唯識師這個說法啦!

但唯識師說我告數你:

阿賴耶識也是無體性,為什麼說無體性呢?

答因為阿賴耶識體性也是無自性空。

因此人、我二空所顯的真如也是空啊

此二空之性就是你們說的[空性]

難到你們也說無[空性]嗎?
PMEmail Poster
Top
budgood
發表於: Wed.02/01, 2012 05:40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96
會員編號: 731
註冊日期: 06/30, 08


如果有人读过了陳那-法稱量論著作,还想破自证的话,自己可以写文章啊,但至少先看懂本文哟。因为,本文采取其理论,要破本文不需要向末学提问题,一句句话地辨析,如何不成立就可以了。
PMEmail Poster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2) 1 [2]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