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阿含】也講八識
paa
發表於: Thu.11/01, 2012 01:10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753
會員編號: 1,551
註冊日期: 02/15, 09


《大般涅槃經》
內有六入外有六塵內外和合生六種識。是六種識因緣得名。


前六識的發生,必須有內六入外六塵的配合。
也就是說,【六入緣觸】時才有六識
所以
如果只有六個識,將造成【無明 行 識 名色】這四支缺少法的運作
顯然【唯六識】是一種謬見。在十二因緣法中完全說不通

《雜阿含經卷第九 (238)》
何因何緣。耳鼻舌身意生。
佛告比丘。因緣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
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
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
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



由此可見,【六入緣觸】之前另有六識以外的法在運作
PMEmail Poster
Top
paa
發表於: Thu.11/01, 2012 01:32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753
會員編號: 1,551
註冊日期: 02/15, 09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568)》
想思是意行。依於。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
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上面經文是有關十二因緣的【行支】,裡面提到另一種法,稱為「意行」

意行,有別於前六識。它的發生不是依內六入外六塵
意行直接依於。依心轉


綜觀上述,【阿含】所提及的,包括: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行,
一共八個識。和大乘講的一樣。

意行=末那(或稱 心意識)。。。。。。心=賴耶

可見大乘講的末那賴耶,亦不脫【十二因緣法】的範疇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hu.11/01, 2012 05:54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Paa 兄說得不錯。

二乘也講八識,只是略說!

不入大乘,您能正解十二因緣法嗎?

換言之,二乘有的大乘均有!

但大乘有的,二乘有些就沒有了!

大乘是總論,二乘是分說!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Sun.11/04, 2012 09:53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轉貼

瑜伽論五十二: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根。亦名意處。亦名意界。
法蘊足論:何意根?謂意於法,已正當知,及彼同分;是名意根。又意增上,發意識;於法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意根。又意於法,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意根。又意於法,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意根。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意、名為意根;亦名所知,乃至等所證。 〔[意]增上,發意識,於法己正當了別,與彼同分〕這整個過程才是[意根] 觀上文得知此[意]非是意識亦非意根或意處或意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 身根是指中陰身。意根則是中陰身的[識] 所以[身根及意根轉]合併指中陰身。中陰身投胎在受精卵內活動,所以意根在轉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Sun.11/04, 2012 09:59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Sun.11/04, 2012 10:00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其有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塵垢,又,我,阿難!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以此方便,知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念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緣之法,當念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MEmail Poster
Top
paa
發表於: Mon.12/10, 2012 11:15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753
會員編號: 1,551
註冊日期: 02/15, 09


”引用
靜明 發表於 Sun.11/04, 2012 09:53 am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 身根是指中陰身。意根則是中陰身的[識] 所以[身根及意根轉]合併指中陰身。中陰身投胎在受精卵內活動,所以意根在轉

中陰身 是12因緣第三支【識】。中陰身也稱為 識神
所以每個人身體內都還有一個中陰身

《十住斷結經 卷第三》
皆由無明而致報。以生報則有識神既有窟謂為名色名色已生具成六入。內外相因便起更樂。


所謂「識入名色」,意思是指:中陰身去投胎

《雜阿含經 卷第二十五 (640)》
世尊告四大天王。即此巴連弗邑國中。當有大商主。名曰須陀那。中陰眾生。來入母胎。彼衆生。入母胎時。令母質直柔和。無諸邪想。諸根寂靜。

《佛說見正經》
識神有名無形。隨善惡行。依四大為體。初生身小。諸根未具。識見復小。所知未備。及其長大。六情具足。識亦隨體。愛欲諸習。日生盛具。



很多學大乘的人都說第三支【識】是阿賴耶識。那是錯誤的認知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Mon.12/10, 2012 05:3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可是 很多人都說是阿賴耶識的第七第八兩識和合而入胎
”引用
很多學大乘的人都說第三支【識】是阿賴耶識。那是錯誤的認知

這裡我能理解了
因你說第八識是能顯諸法
經說 末那識(喜阿賴耶 樂阿賴耶)

照這樣連貫 自性妄執所在是末那 故引發無明......純大苦聚
那麼阿賴耶這個名詞 其實是方便假名而已 最終靠著修證就成為佛性大圓鏡智
是不是這樣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Mon.12/10, 2012 07:1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引用
中陰身 是12因緣第三支【識】。中陰身也稱為 識神
所以每個人身體內都還有一個中陰身

《十住斷結經 卷第三》
皆由無明而致行報。以生行報則有識神。識既有窟謂為名色。名色已生具成六入。內外相因便起更樂。

所謂「識入名色」,意思是指:中陰身去投胎

識緣名色 名色緣識---->這是指一期生死中的身心狀態的(五蘊六識)
識入名色 ----->中陰身去投胎 末那識行支
是不是這樣啊
那"不可見無對"是說哪一種??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hu.12/27, 2012 08:44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中陰身即識大,末那七識!

十二支的無明緣行,此無明乃指阿賴耶識!
非根本無明!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12/28, 2012 08:1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可是 很多人都說是阿賴耶識的第七第八兩識和合而入胎


佛經從來沒說過第七識能跑到下一世去投胎

你不要再亂猜了
wink.gif
PMEmail Poster
Top
paa
發表於: Sat.12/29, 2012 03:04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753
會員編號: 1,551
註冊日期: 02/15, 09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Fri.12/28, 2012 08:19 pm
”引用
 
可是 很多人都說是阿賴耶識的第七第八兩識和合而入胎

佛經從來沒說過第七識能跑到下一世去投胎

你不要再亂猜了

佛經當然從未那樣講過。因為第七識不可能單獨去投胎。

第七識是心法。心法 無法獨立存在
它必須與色法配合,成為[能·所]關係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Sat.12/29, 2012 07:55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阿含說的識神即是識大,末那七識,也稱中陰!

七識與八識永遠不分!分開即稱真如,本心,
不叫末那七識了!

曉不曉得 iCloud 的觀念!

每個人的末那七均可在雲中抓到自己的八識
走到天涯海角均無分別!

所以七識不管跑到那裡去投胎,都可抓到八識!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