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
雲破月來
發表於: Tue.03/26, 2013 10:2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27
會員編號: 4,869
註冊日期: 01/27, 13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2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15/T15...15n0628_002.php
爾時辯積菩薩摩訶薩,前白妙吉祥菩薩言。今當共詣佛所問,菩薩摩訶薩當云何住。是時妙吉祥菩薩,即於會中不起于座。攝菩薩形化如來像相好具足,與釋迦牟尼佛等無有異。即告辯積菩薩言。如來在此汝今當問。爾時辯積菩薩,不知化相謂即如來,前詣佛所而發問言。世尊。

  菩薩摩訶薩當云何住。
化佛答言。如我所作, 菩薩應如是住。

  辯積菩薩言。如佛世尊復云何住。
化佛答言。佛世尊者。不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法。不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行身業,不發語業,不起意業,如是於一切處無所行。善男子。一切所行皆悉如化。

  辯積菩薩言。如佛世尊亦幻化相耶。
化佛答言。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當如是住。

  辯積菩薩即白佛言。云何世尊亦幻化相耶。
化佛答言。不也善男子。一切諸法皆幻化相。

  辯積菩薩言。如是如是。諸法性空皆幻化相。云何我佛世尊亦幻化耶。
化佛答言。善男子。豈唯此佛是幻化相,所有一切如來皆幻化相。

  辯積菩薩言。誰為能化者。
化佛答言。自業清淨,非有能化及所化者。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士夫無有識,無補特伽羅,無佛無異生等相。

  辯積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學而得菩提。
化佛答言。一切法無所學,菩薩當如是學。諸法無所行,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所畏,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疑惑,菩薩應如是學。諸法無所有,無所緣,無虛妄無聚集,無所作無文字,無生無滅,無已有無今有,非幻化非色像。非智所觀,離一切想。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如是學者是名正學,無所減失亦無增長。若如是學者,無所遠離無所戲論,無所樂無所厭,無喜無恚無來無去,若如是學是名正學。是故善男子。

若有樂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無輪迴無涅槃,無取無捨無施無慳,無戒無犯無忍無恚,無勤無惰無定無亂,無智無愚。非學非無學,非行非不行,無所得無所證,無菩提無佛法,無我想無人想。無眾生想無壽者想。
無補特伽羅想,無法想亦無非法想,非有想非無想。何以故。諸法如幻化,無二無差別,無動轉相。一切法非色取相,眼不能觀。一切法無分別相,非心所知。諸法性空,無法可行,無菩提可得。是故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當如是行如是修學。若有善男子聞是說者,不生驚怖不生疑惑,是人即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善男子。譬如虛空不可侵害,火不能焚風不能轉,水不能注塵不能坌,煙雲雷電皆不能著,虛空無罣礙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心無罣礙,不為諸法之所動轉,無樂欲無厭捨,心若虛空,蘊等諸魔所不能動。是菩薩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能普為眾生作大利益而無窮盡。
PMEmail Poster
Top
法華居士
  發表於: Wed.03/27, 2013 01:02 a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63
會員編號: 4,863
註冊日期: 12/30, 12


【般若心經】
罣礙源於五蘊未空而顛倒夢想,才幻生垢淨、增減、生滅、得失.......
無明本幻,去除無明此念亦是幻.....

《圓覺經》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PMEmail Poster
Top
法華居士
發表於: Wed.03/27, 2013 01:10 a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63
會員編號: 4,863
註冊日期: 12/30, 12



《圓覺經》世尊告普賢菩薩言.....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
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
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
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
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
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PMEmail Poster
Top
法華居士
發表於: Fri.03/29, 2013 05:16 p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63
會員編號: 4,863
註冊日期: 12/30, 12


”引用
靜明  發表於: Fri.03/29, 2013 04:37 pm
剛看了一短片 蠻不錯的
PMEmail Poster
Top
雲破月來
發表於: Fri.03/29, 2013 10:41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27
會員編號: 4,869
註冊日期: 01/27, 13


”引用
法華居士  發表於: Wed.03/27, 2013 01:02 am 
【般若心經】
罣礙源於五蘊未空而顛倒夢想,才幻生垢淨、增減、生滅、得失.......
無明本幻,去除無明此念亦是幻.....
《圓覺經》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無名師兄就是如此
他一直堅持要滅阿賴耶識


PMEmail Poster
Top
法華居士
  發表於: Sat.03/30, 2013 05:05 a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63
會員編號: 4,863
註冊日期: 12/30, 12


”引用
他一直堅持要滅阿賴耶識


轉而己,
如無明本無生,可滅嗎?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Sat.03/30, 2013 07:10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本無生,今有生!

有生必有滅,豈能不滅?

說空說滅說轉均因法門不同有別!

勿執文字!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Sat.03/30, 2013 07:47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末學以前己解釋得很清楚,

共業三界的阿賴耶識不滅
但別業的阿賴耶識會滅的

別業的阿賴耶識及無明識不滅
如何成佛?

但一個人成佛,三界仍存,
故說三界共業的阿賴耶識,無明識不滅!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雲破月來
發表於: Sat.03/30, 2013 10:31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27
會員編號: 4,869
註冊日期: 01/27, 13


”引用
法華居士  發表於: Sat.03/30, 2013 05:05 am 
”引用
他一直堅持要滅阿賴耶識

轉而己,
如無明本無生,可滅嗎?

其實無名師兄還不算入大乘
他還在二相中,還不見不二法..

不尊敬菩薩祖師大德的結果..
”引用
無名  發表於: Sat.03/30, 2013 07:10 am 
本無生,今有生!
有生必有滅,豈能不滅?
說空說滅說轉均因法門不同有別!
勿執文字!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Sat.03/30, 2013 11:37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心樂師兄才是二法!

依法亦依人是二法!

依法不依人才是一法!

佛法是不賣人情關係,

論法勿論人!

說不出法裡,只會搬弄名相

只會阻礙自己進步,如何能開悟呢?

您應說說阿賴耶識不滅的道理?
才算是論法!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Mon.04/01, 2013 06:12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佛說法有從凡夫地向佛地說
這些均是二法,分別法!

但也有從佛地說,為讓眾生相應佛地心!
佛地法是離分別法一法,如圓覺經!

此二種法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行者一方面需離分別相應佛心
一方面則需行六波羅蜜菩薩萬行

此即華嚴所謂不盡無為,不盡有為!

須依此二股力量上推下拉才能出離三界
成就佛道!

不是但靠開悟或見性即能成就!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ue.04/02, 2013 12:52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無明可斷可滅是講法理!

但事修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
淫怒痴即涅槃!
無分別無所得!

有如人因感冒而舌苦
嚐百味皆苦,此苦非實,
因寒而有!

如何滅苦?實無有苦可滅?
苦亦不可得!

如果醫好感冒,苦自消!

眾生醫好生死病,無明自消!
是要醫好生死病,而非去滅無明!

但無明滅亦是病好時!

理事要分清!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ue.04/02, 2013 02:49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一般而言,大乘了義經
佛既說法理亦說事修
理事一如,理事無礙!

初學者悟入未深,
容易執理廢事,分別心重
法執強固!

但逐漸深入後,也很容易分不清理事
執事而廢理,此即執空!

執理,執分別,執有尚有空藥醫!
但執事,執無分別,執空即無藥可醫!

所以說勿斷句或斷字取義,要貫通經義!

勿引說理有分別經文而執有,
亦勿單引說事離分別經文而執空執幻

勿說文解字害得整部經前文後義
自相矛盾!讓初學者無所適從,
罪莫大焉!

要能悟入理事無礙,理事一如,
才真了佛真實義!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