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ikipedia.org/zh-hant/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 ,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 [10] [11] 。 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 ×10 6 ) 公里 ,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 質量大約是2 ×10 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12] 。 從化學組成來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 ,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 、 碳 、 氖 、 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13]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 (G2V)。 雖然它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見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的稱為「 黃矮星 」 [14] [15]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 V則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 ,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 太陽的核心每秒鐘燃燒6.2億噸的氫。 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 ,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16] [17] 。 太陽的絕對星等是+4.83,但是由於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從地球上看來,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 視星等達到−26.74 [18] [19] 。 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 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 。 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 ,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20] [21] 。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 。 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 (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 ,距太陽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22] 。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 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 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這兩個速度合成之後,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23] 。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 ),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 ),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學上稱這個距離為1 天文單位 ) [24] 。 以平均距離算, 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經過8分19秒。 太陽光中的能量通過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25]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 。 人類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來崇拜。 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 直至今日,人類對太陽的理解一直在不斷進展中,還有大量有關太陽活動機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們來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