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7) « 最前 ... 5 6 [7]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這論壇應改名 「問一題就倒論壇」
羅丹
發表於: Sat.05/28, 2005 11:4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引用 (alex5732 @ Sat.05/28, 2005 09:30 pm)
淨堂師兄:

如果您沒有這個理論的基礎,請問您如何出三界?
聞思修是先聞思還是先修?八正道裡正見不是第一個嗎?
又什麼是文字般若ㄋ?如果連文字上的道理無法通達,
如何能企望達到觀照、實相ㄋ?如果沒有文字上的道理,
您又如何知道您的方向對否?

心不可得 煩惱亦不可得,不可得者,能斷否?妄念如能斷,何能稱為妄ㄋ?
空中花是妄,此妄如何斷?狂心歇,歇即菩提。是歇狂心還是斷妄念ㄋ?
而此狂心根本是什麼ㄋ?錯誤知見吧,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等等,
楞嚴經又為何稱如來密因?「善男子,清靜尸羅,清靜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解深密經。

如果有正確的見地,把他徹底落實,不就是在修行嗎?
如果佛講的道裡只有佛菩薩等出三界聖者能知,那我不知這些經典如何流通?
又如何能利益眾生?因為眾生不懂,只有出三界者能懂。又汝非魚,焉知魚之樂乎?

所謂阿賴耶識這可能要從佛法淵源講起吧,最初佛講業感緣起,
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造善因結善果,造惡因結惡果,
因此持戒改善業因是修行首要。
但是這個業如何來ㄋ?如何業果能通三世?依著什麼ㄋ?
因此有了阿賴耶識緣起,前六識依第七識我分別造作的因全部含藏在第八識裡,
第八識的因不斷隨緣而結果,因果不斷相續,又因為阿賴耶識能通三世,
所以所結的果又稱為異熟果,因為過了時空的因已經沒有當初的緣,
所以其所結之果,並非如其最初之因,例如殺人者,來生並不一定就會被殺,
但是造惡業者必得不樂之果,這是其原則,也因為如此所以稱為異熟。
但是阿賴耶識又如何來ㄋ?有人說阿賴耶識不生不滅,但是既為識,便是生滅變換不已,
其相不斷在變,因此如此說可能又問題。
因此有人接著講第九識菴摩羅識,有人講如來藏,有人講真如佛性,
而這個真如佛性就是不生不滅如中觀所講。
為何稱如來藏?因為如來本性含藏其中,如來本性不生不滅,真如佛性亦是指成佛之本性,此本性即是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般若波羅蜜,師子吼三昧。
後來密宗又開發出六大緣起,地水火風空識,楞嚴經則講七大緣起地水火風空見識,
地水火風空是物,見識是心法,佛性中含容一切色法心法,心與物齊修。

由上可知所謂阿賴耶識跟識蘊的意義可能又不太一樣,
因為識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的識蘊,這識蘊本身不單只阿賴耶識,
識蘊是遍行於五蘊之中,而阿賴耶識的本身是無記性,兩者可能有點差異。

依現今實修的法門又分為二,果地起修和因地起修,
所謂果地起修即是依著阿賴耶識的無記性,以念佛持咒參禪等方法,
期使自心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時即無有分別造作,頓超前七識之羈絆,
直顯第八識之無記性,第八識不能單獨存在,必與前七識相互依存,
時間一久就要轉,就能轉識成智,見到真如本性,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
如何是上座之本來面目?即是此義。但是見到真如佛性也還沒真的了了,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第八識轉了,還有前七識,但是到了這裡,心中早已證悟煩惱與菩提無異,
一切煩惱於菩提如雪見日,漸漸消融,直至性相如如,究竟無得。

而因地起修者,如修六度萬行,至八地始能得見阿賴耶識,因前七地所修乃
是煩惱障,也就是人我與法我,我執與習氣。第八地始能得見根本具生無明
,這個俱生無明就是所知障,就是雖說自心已知諸法無生,然外在法界緣起不斷,
法界之相未空,因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此時之無功用行即是無記性,也就是
不再造作因果,當然菩薩有神通可選擇播不播色身種。

如果從禪定中入,必先得止,而後依正見起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依四無量心起觀,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超越三昧,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於禪定中破除此身為我所有,破除依此身而
起之我執,超越獨影境,進而見到帶質境,性境,進而依著正見力提升帶質境,
如果行者有法身的正見,見到性境時,自然就會具有證悟的信心,
當見到帶質境後就會見到那個一直依持相對存在的我,
因為性境就如鏡中顯影一般,而帶質境因為長期的我執習氣,
因此所見就如有質境界,在這之中還是依著無一法可得,
無有可執之正見,不斷破除我執習氣,不斷昇華,
直至能觀之我與所觀之境究竟無二,
因此在這過程中,還是依著無我的正見而行,
先以心不可得為正見,再以心遍一切處為正見,
澈底破除我見我執,無有少法可得,先深入再廣遍,
密續中有一句經文可為此依證:說法者我,法亦我,聽法眾生亦是我,現前一切大自在。

結論:因為有我,所以有阿賴耶識與真如之別。若無有我,則阿賴耶識與真如無別。
因此,阿賴耶識非所修之客體,更非能修之主體。所謂證解阿賴耶識是因地之錯誤想法。
若把阿賴耶識來證解,則法界無盡,緣起無盡,如何而得證解?證了什麼?又解了什麼?
而什麼是修行之主體,正見是修行之主體,在一切修行中,
只有無我正見貫穿整個過程,無我相,無人相〈無人我〉,無眾生相〈無法我〉,無壽者相〈無時間空間我〉,無法界我,究竟無我。

還是這個:煩惱無可斷,為自心故;對治無可依,與彼不二故;
真如無可修,非所緣境故;果無可企求,以本具故。

真如無可修,非所緣境故。這個告訴你以阿賴耶識來修是不可行的,
第一個,沒有無我正見,根本見不到微細的阿賴耶識我。
第二個阿賴耶識是無邊的,是境相,是不可得的,如何能拿來證解?

敬禮 大恩慈悲上師寶
無邊剎土尊如來
究竟無上智慧海
清淨可依僧伽眾
摧破勇猛勝護法
利益眾生慈悲心

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alex5732師兄所說,確實發人深省啊!!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Sat.05/28, 2005 11:5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引用 (alex5732 @ Sat.05/28, 2005 09:30 pm)
第八識轉了,還有前七識,但是到了這裡,心中早已證悟煩惱與菩提無異,
一切煩惱於菩提如雪見日,漸漸消融,直至性相如如,究竟無得。


這裡所謂「第八識轉了」,應是指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吧!?

因為,若要第八識識體轉成大圓鏡智,須待成佛方得成就,所謂「五、八果上圓」是也。
PMEmail Poster
Top
alex5732
發表於: Sun.05/29, 2005 12:32 am








淨唐兄:

首先我已經說過所謂阿賴耶識與真如都是假名,
你喜歡叫他什麼都可以,你知道就好。

所謂唯識,就是把所有一切心法色法嚴謹的以識的作用來區分。
其目的在指引行者如何面對在修行中所遇到一切現象,
而所謂的心法色法,就是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

阿賴耶識乃是自性的一種顯現,在佛超越,在眾生迷於其中,
這種作用與現象皆來自于自心,佛亦不否認此作用與現象,
只是佛稱為智因為不迷,所以稱大圓鏡智,在眾生迷故稱阿賴耶識,
因為我執故有似塵識,因為妄想所以有獨影,
在佛所說的許多經典都已以講了許多,你可以不喜歡這個名字,
但是你不能否認自性是能起用的,不然怎稱為覺性?佛性ㄋ?
如果您認為自性是無有作用的,那我不知現在留言的人到底是誰?
如果自性無法起用就跟無情一般,為何您又能聽能想,
能記憶,甚至於中起煩惱ㄋ?
如果這些作用您不願以識來稱呼,那不知您稱他是什麼?

一切萬法也不離阿賴耶識,也不離真如佛性,
如果您認為彌勒菩薩講的這個阿賴耶識,您不認同,
那麼您可以自己定義一個屬於您自己的,
但是您應當把他定義清楚,不然依彌樂菩薩所說的唯識論中,
這個阿賴耶識的圓成實性是沒有問題的,
再說一遍,阿賴耶識是一種作用現象的名稱,不是一個東西,
如果沒有唯識所說的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執性,
您認為這世間的緣起為何ㄋ?
什麼叫一念無明生三細ㄋ?境界為緣長六麤?
無明是假名,三細也是假名,六麤也是假名,
都是形容心的作用,難道您也要否認這些作用?
作用不是個東西,如鏡與影,這個影像如果不存在,
那現在所見的一切又是什麼?
您可以否定這一切,可以不迷信,但是如果您連佛所說的道理也不願相信,
那我也不知道您能相信什麼。

動不動就問人證量,這是無禮的事,佛陀說過依法不依人,
依智不依識,學佛的人要依著道理,而不是依著自己的喜好與習慣性,
如果有人說他是真悟了,您相信嗎?
如果有一天佛陀在您面前告訴您,您相信嗎?
汝非魚焉知魚之樂?
有些時候有些境界不一定是要證到才能悟到,
覺受也可以讓人悟到,
六祖大師講:下下人有上上智。
希望我們的討論僅止於法,沒有任何個人的情緒。
唯識與中觀無仇與般若與真如也無仇,彌樂菩薩與文殊菩薩也無仇,
都是利益眾生的方便法門,研討佛法是快樂的,
學佛是心存感恩的,無我是貫通一切佛法的根本,
其間不需要面子,如果我有說錯歡迎指證。
我如真錯了,我會感謝您,但請依著佛所說的聖言量來講,感恩無量。

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為何禪師能行不可思議事?能當頭棒喝使人立地成佛?
其實無他,因為弟子對佛法的恭敬而已。
密宗上師為何能為弟子行真實灌頂?
其實也無他,因弟子的恭敬謙卑而已。
只有空的瓶子才能接受圓滿的法乳,
因此大慈悲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有此才有無上菩提心,
這是大悲心陀羅尼的相貌,這是不是也要請觀世音菩薩把他拿出來看一下,
看大悲心是不是真的如其所言,有這些相貌?

罵我的是我的恩人,因為他使我警惕:說我好話的人是我要注意的人,
因為他會使我共高我慢,使我忘了自己。阿彌陀佛










Top
楊水源
發表於: Sun.05/29, 2005 04:40 am








http://www.a202.idv.tw/LB5000/cgi-bin/topi...eplynum=1&show=
---------------------------
無來去!對於佛家經論,你只能剪剪貼貼,其他還能有甚麼能耐!早看出你學佛根本就是門外漢一個,連佛學的最基本概念都“一竅不通”!偏偏您老大既無智慧又遇人不淑,一天到晚抱著蕭某的破銅爛鐵到處現寶!你可自知?佛教界有多少大德正冷眼看著你們這班魔子魔孫在此惡搞耍猴戲?真是丟人現眼哪!
你佛學基本常識一無所知,實修更是因惡知識的誤導,可以說是一榻糊塗!像你這種無知又狂妄之人,我又如何跟你深論佛學精義?當務之急應該是如何為您“破迷開竅”!正好本寶壇臥虎藏龍,有善知識源源而來共襄盛舉,現在就有一現成寶帖對蕭家班正是當頭棒喝!期望渠等迷途羔羊回頭是岸!
--------------------------------
”引用 (alex5732 @ Sat.05/28, 2005 12:32 pm)

煩惱無可斷,為自一心故;對治無可依,與彼不二故;
真如無可修,非所緣境故;果無可企求,以本因具故。

染淨是相不可得,本體非染非不染,
心若達者無染淨,淨染兩邊見如山。

賴耶真如是假名,只為方便利眾機,
非是實物可剖析,莫要執持頭生角,
真如本體離一切,賴耶含容能顯現,
識智何分水波喻,不可得中不可執。


呵呵呵-----
煩惱菩提皆自心,對治無因果何求?
達者不執水與波,一流歸元豈在舟!


**
Top
楊水源
發表於: Sun.05/29, 2005 05:41 am








”引用 (alex5732 @ Sat.05/28, 2005 09:30 pm)

所謂阿賴耶識這可能要從佛法淵源講起吧,最初佛講業感緣起,
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造善因結善果,造惡因結惡果,
因此持戒改善業因是修行首要。
但是這個業如何來ㄋ?如何業果能通三世?依著什麼ㄋ?
因此有了阿賴耶識緣起,前六識依第七識我分別造作的因全部含藏在第八識裡,
第八識的因不斷隨緣而結果,因果不斷相續,又因為阿賴耶識能通三世,
所以所結的果又稱為異熟果,因為過了時空的因已經沒有當初的緣,
所以其所結之果,並非如其最初之因,例如殺人者,來生並不一定就會被殺,
但是造惡業者必得不樂之果,這是其原則,也因為如此所以稱為異熟。
但是阿賴耶識又如何來ㄋ?有人說阿賴耶識不生不滅,但是既為識,便是生滅變換不已,
其相不斷在變,因此如此說可能又問題。

呵呵呵呵----
賴耶者,通天下一氣也,三界內總持!
阿賴耶識者,“人”“心”“命”之皈依,八識心王也!

----------------
老子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老子曰:『“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老子曰:『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
Top
軟體之美
發表於: Sun.05/29, 2005 09:05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5,532
會員編號: 17
註冊日期: 02/19, 05


alex5732知見算是不錯
=============

公道伯(花月圓洪海) jade99 無來去(一起研究) 性如禪心 提問 真觀 照塵 冷無煙 一條白鍊 求菩提 法振 護法孤子LSD192 心宇 小潘十方論版工....
程度僅僅如此
X住菩薩程度怎麼這麼差
我看是偽X住菩薩 ph34r.gif
PMEmail Poster
Top
alex5732
發表於: Sun.05/29, 2005 11:40 am








羅丹兄:
末學合拾,所謂第八識轉了,是指當你悟道了之後,
你看這世界與過去又不太一樣了,已經不是完全的質境,
因為自性的光明已經漸漸透出,而且心中也已無淨穢的對立分別,
在悟道的剎那,心中的根本無明就已經斷除了,
因為你已經知道無能無所的一合相理,剩下的就是習氣與煩惱的枝末無明。
因此有人形容有花有水有宮殿,又有人講水晶宮。
而所謂轉與圓證還有一段距離,而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所執的,
就是第八識裡的相分根身器界,因此第八識圓證圓成實性時,
自然是與前五識一起圓證的,這還必須經過本來無一物,
與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的過程,
這是六祖在壇經中講的。
Top
淨堂
發表於: Sun.05/29, 2005 02:20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alex5732兄:

很抱歉本人一開始就不認為淨除阿賴耶識就能成佛

彌勒菩薩會教導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那是彌勒菩薩與唯識有特別的因緣存在.

成唯識論中的唯識也不是彌勒菩薩所創造的


本人說過了

唯識宗花了三大阿僧祈劫去清淨入胎識[阿賴耶識].與小乘從第六識下手只花了一生或七生的時間而證得四果阿羅漢,使五蘊不再受生,入胎識(阿賴耶識)永遠不再生.

這二者比較起來,二者的目地都是同樣的淨除阿賴耶識.
但是唯識宗花的時間比較長久[三大阿僧祈劫]吧.

淨除阿賴耶識,就肯定會*[五蘊不再受生],這是能成就四果阿羅漢,還是能成就佛陀?

大家心知肚明.

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來說:佛陀一詞並不是經過三大阿僧祈劫的成就人.
而是第一個頓悟解脫並教導其他人解脫的人.

所以佛陀是教導所有阿羅漢的人,是阿羅漢的老師.

不過有些人就是死鴉子嘴硬,硬是要在成佛的夢中打轉.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Sun.05/29, 2005 02:2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No. 99 雜阿含經 (卷3)

  (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
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
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
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
名阿羅漢慧解脫。

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
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
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
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
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
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MEmail Poster
Top
qwe
發表於: Mon.05/30, 2005 07:31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01
會員編號: 27
註冊日期: 02/21, 05


”引用 (請法 @ Fri.05/27, 2005 07:22 pm)
qwe大德

您大概也是迷途羔羊吧

別急 往下看就知道

我誤會了,原來您是傳主福音的,
一切人在您眼中都是迷途羔羊。
可是您會不會跑錯地方了?這裡是佛教網,不是主耶穌網站。
PMEmail Poster
Top
請法
發表於: Tue.05/31, 2005 11:0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936
會員編號: 90
註冊日期: 05/26, 05


”引用 (qwe @ Mon.05/30, 2005 07:31 am)
”引用 (請法 @ Fri.05/27, 2005 07:22 pm)
qwe大德

您大概也是迷途羔羊吧

別急 往下看就知道

我誤會了,原來您是傳主福音的,
一切人在您眼中都是迷途羔羊。
可是您會不會跑錯地方了?這裡是佛教網,不是主耶穌網站。



楊水源, Wed.05/25, 2005 11:04 pm


”引用 (羅丹 @ Wed.05/25, 2005 07:47 pm)
”引用 (淨堂 @ Wed.05/25, 2005 07:42 pm)
羅丹兄:

對於那些根本上就沒有體悟阿賴耶識真相及不瞭解阿賴耶識真相的蕭派弟子,你說了再多也無益處.
所謂擒賊要先擒王.
針對蕭平實和提問吧.

這二傢伙也不來這兒,有啥辦法?咱們救一個算一個吧。


呵呵呵----
這些都是幫蕭某搖旗吶喊的魔子魔孫,如何救得?還是想辦法喚醒那些一時不察被騙陷入魔窟的迷途羔羊吧!

**

您在說那一位 ﹖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7) « 最前 ... 5 6 [7]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