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整形祖師爺罹帕金森氏症 羅慧夫窮到沒錢動手術!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07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整形祖師爺罹帕金森氏症 羅慧夫窮到沒錢動手術
邱玉珍

台灣整形外科始祖、國際整形外科泰斗羅慧夫,一生奉獻台灣,將畢生積蓄奉獻教會、捐助病童,晚年罹患巴金森氏症卻付不出龐大醫療費,他卻不向外界求助,他的學生私下募款讓他得以完成第一次手術,今年4月將再進行第二次手術。他最大的願望是今年9月能回台參加長庚醫院校友會。

「如果我留在美國,我會是一個賺很多錢的外科醫師。」羅慧夫曾經如此說。三十二歲那年,他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拋棄美國外科醫師唾手可得的名氣與財富,到台灣當宣教士,一待就是四十年,退休返美定居時,身上連買一部車的錢都沒有。

提到羅慧夫,大家對他的印象是:精通唇顎裂手術的「補臉天使」,事實上,他對台灣的貢獻相當大,台灣許多的醫療制度都是他一手建立,在馬偕擔任院長時創立許多第一,創辦全台第一個加護病房、灼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山地巡迴醫療車、引進防治小兒麻痺症的沙克奇疫苗、成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及唇顎裂中心……。

一九七六年離開馬偕,到長庚醫院成為創院院長,又創下許多第一,包括顱顏中心、顯微中心、美容中心等。「如果沒有羅慧夫就沒有今天的長庚整形外科,台灣也不會被國際看得到。」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任陳國鼎表示,羅慧夫雖是外國人,卻希望台灣整形外科能在國際上揚眉吐氣,這種胸襟相當令人感佩。因為他,長庚整形外科才能在國際上成為響亮的招牌。
捐助貧困沒錢買房

五十年前,以羅慧夫在整形外科界的名氣,要擁有財富,一點也不難。他在馬偕醫院當院長時,整形技術聲名遠播,亞洲地區的外國人都慕名而來,不少貴婦要求他整形,雖然他百般不願意,但為了能幫助更多的唇顎裂病童,他幫貴婦整形,再把賺來的錢幫助更多窮困沒錢就醫的家庭。

「羅慧夫不只是一位宣教士,也是一位良醫,醫人也醫心。」馬偕退休資深員工詹小姐說, 他對台灣醫療上的貢獻,多到數不清,其中引進沙克奇疫苗防治小兒麻痺,讓台灣小孩不再受小兒麻痺的威脅。

羅慧夫對台灣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晚年原本想在台灣頤養天年,但因太太白如雪想回美國,一九九九年底兩人回美國定居。那年,七十二歲的他才買下第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很多人無法置信,羅慧夫在台灣打拚了大半輩子,一直都是無殼蝸牛;因為他把賺來的錢用來幫助無錢求醫的病童。一九八九年,他更是捐出畢生積蓄三百萬元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二十幾年來已為二十五萬人次的唇顎裂暨顱顏患者提供治療,幫助他們重建自信。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08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以當時羅慧夫在長庚當院長時的薪水,他可以很有錢,也可以住豪宅、買名車,但他卻租房子、開著一台老破車,「他對錢沒有什麼概念,大部分的薪水都捐給教會或是幫助貧童。」羅慧夫的學生陳國鼎說。

與羅慧夫同是國際微笑列車(唇顎裂組織)顧問的陳國鼎表示,老師生性儉樸,每年兩人會在國外碰面兩次,老師都穿同一套西裝,連電腦也是撿兒子不要的,手機也是兒子的二手貨,用最低的通話費率。雖然老師不說,但他知道老師過得很簡單,每個月僅靠小孩給他一些生活費。
晶片植入術費用高

這些年羅慧夫為帕金森氏症所苦,無法支付龐大醫療費,他的學生主動捐錢給他接受帕金森手術,改善愈來愈嚴重的症狀。「老師從來沒有要求我們伸出援手,雖然他有醫療保險,但美國醫療費用高得嚇人,我們這些學生覺得有義務幫助他。」陳國鼎說。

據了解,羅慧夫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手腳抖得相當厲害,需要人照料,手術主要是在腦部兩邊植入電擊片改善手腳抖動的情形,去年十月已完成一邊腦部手術,今年四、五月將再進行第二次手術。

林口長庚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陸清松表示,帕金森氏病是中腦基底核的漸進性退化疾病,由於缺乏多巴胺神經傳導介質,導致病患運動機能異常。病患會出現軀體顫抖、僵硬、遲緩、姿態不穩等症狀,但偏偏心智與意識沒有絲毫影響,病患遂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局。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最後連藥物也難以控制,得在大腦裡植入晶片才能改善。腦晶片植入術費用相當高,一次手術費用九十萬元至一百萬元,植入一次可維持六年。在台灣手術費均由健保給付,患者只需支付耗材費,但在美國費用則依據個人醫療保險層級而不同,一次手術費加上耗材至少一百五十萬元以上。
 
曾是他病人的牙醫師鄭彩幸也說:羅慧夫對錢沒有概念,一九九九年他要離開台灣前,聽說他們身上連買輛車的錢都沒有,她包兩份厚禮給他,一份捐給基金會,一份希望給他買車,但他連看都沒看,直接叫祕書把錢全數捐給基金會。她說,大家一定很難想像,羅慧夫連打高爾夫球的錢都沒有,他都是到球場幫人矯正姿勢,打免費的高爾夫球。

羅慧夫對自己很節儉,卻很照顧病人,只要病人有需要常自掏腰包請專業人士訓練台灣的醫療人員。鄭彩幸回憶,她到長庚當住院醫師時,剛好羅慧夫到長庚當院長,當時台灣沒有專業語言治療師,他想請美國專業語言治療師來台訓練台灣的語言治療師,但長庚高層認為浪費錢,他就自掏腰包請專業語言治療師來台訓練台灣人。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09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語言治療對唇顎裂小孩很重要。」鄭彩幸說,在還沒有去美國之前,她發不出「K」的音,到美國之後,在羅慧夫介昭下,跟一位語言治療師上課一天,就知道如何發音。自掏腰包請國外專業人士來台教授新技術外,他也常拿錢讓貧苦人家掛號。
無私奉獻醫病醫心

國內第一位跟隨羅慧夫學習整形外科的林秋華說,在馬偕醫院跟診時,羅慧夫只要看到沒有錢的家庭,免費手術外,還會拿錢給病童家屬,讓他們有錢掛號。是他病人也是學生的整形外科醫師曾繁穎表示,有一次看到他的祕書書眼眶紅紅的,他走過去詢問,他的祕書說:「院長帳戶裡都沒錢了,還一直叫我開支票給XXX。」

俗話說「有捨才有得」,羅慧夫捨棄了財富,得到世人的敬重。「雖然他沒有錢,但他的心靈比任何人都富有。」鄭彩幸說,羅慧夫心中沒有「小我」只有「大我」,無私奉獻的行徑也感染他的學生,讓他們找到當醫師的真正本質不只是「醫病」,還要「醫心」。

即使相隔四十多年,鄭彩幸依然記得當年就醫的情景,那年她十九歲,剛考上台大農化系,出生台中醫師世家的家人聽聞台北可以修補唇顎裂,媽媽趁著暑假帶著她北上就醫,當天,媽媽上午掛台大,下午掛馬偕。

因為她有蟹足腫體質,媽媽問台大醫師,在嘴唇上開一刀,以後留下疤會不會更醜,當時那位醫師回答:「我是名醫,我有權威。」這位台大名醫的回答,讓鄭彩幸的媽媽更不安,心想如果再動一次刀讓女兒留下更深的疤,乾脆不要開刀。

下午到馬偕醫院看診,鄭彩幸的媽媽也問了一堆問題,最後問羅慧夫,這個手術的成功機率有多高?羅院長說:「自從我開刀以來,至今沒有失敗的案例,成功機率百分之九十八。」這句話讓鄭媽媽安心不少,決定當天下午辦理住院開刀。

術後回診,羅慧夫總是會摸著鄭彩幸的頭,鼓勵她要好好念書。曾繁穎也說,國二那年,媽媽聽說馬偕醫院有個醫師專做唇顎裂整修,帶著他到醫院找羅慧夫,那年剛好林秋華剛從國外受訓回國,羅醫師看完之後,馬上幫他開刀修補臉上的缺口。
手術檯上不容犯錯

沒想到,日後自己也走上整形外科這一行,曾繁穎說:「我原本想要走神經外科,因為一些因素選擇整形外科,到長庚受訓時,碰到羅慧夫院長。」他表示,羅院長是一個很嚴格的老師,幾乎每個人都被罵過,在手術檯上線縫得不漂亮都會被他罵,拆掉再重來一次,現在想起來還是會令人「害怕」。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10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邱玉珍

現在已在國際上名聲響亮的陳國鼎,就曾是被羅慧夫拆過無數次縫線,縫線被拆了又重建,羅慧夫還是不滿意,認為差太多,到底是差多少?○.五毫釐米。羅慧夫認為,如果不在○.五毫釐米錙銖必較,效果一定不漂亮,受苦的一定是病人,醫師安心嗎?

在手術房裡,常常可以聽到他大喊,「你這笨蛋看你幹的好事,不懂就不要裝懂,有問題要問別人。」他的學生說,羅院長很受不了看別人做事敷衍了事,該負責又推三阻四。如果有學生因為無心之過造成病人的傷害,他會用非常嚴厲的言詞指正,希望大家都能從錯誤中學習,把錯誤謹記在心,避免下次再犯。

他認為,雖是無心之過,對病人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傷害,當一個醫師應有一顆戒慎恐懼之心,步步為營,而不是把病人當成練習的工具。羅院長雖然很嚴厲,但當學生變成病人時,他就變成一位有愛心的醫師。

曾繁穎當上主治醫師那年,需要動第三次手術,羅慧夫為他執刀,開刀前一晚,羅慧夫來到病房拉著他的手禱告。那一刻,曾繁穎很很慶幸自己選擇整形外科,跟隨羅慧夫學習,「他讓我了解到當一位醫師除了醫術外,還要有愛心。」愛心才是病人的良藥。
自掏腰包請人授課

在台大跟過診也跟羅慧夫共事兩年多的林秋華坦言,羅慧夫讓他學到教科書上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傾聽病人的聲音,問診時多一些關心,比醫術來得重要。之後,他自行到外面開業,面對到診所求醫的病人,他會聆聽病人的聲音,遇到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也會幫助貧苦人家,「這些都是從羅院長身上學的。」

「羅慧夫是我的恩人。」只比羅慧夫小三歲的林秋華說,羅慧夫跟他一樣是外科出身,他剛來台灣時,走在路上看到很多唇顎裂的大人,咧著嘴在街上走,認為這些人都可以透過手術修補缺憾,自掏腰包請他的老師布洛斯馬到台灣一星期,教他如何開唇顎裂手術。

一星期後,布洛斯馬醫師回到美國,羅慧夫認為自己必須再前往美國進修取得專科執照,才有辦法救治這些小孩,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完整。一九六四年他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整形外科,兩年後回台,幫唇顎裂孩童修補缺口。在外科耕耘十年的林秋華,表達自己也想做整形外科,羅慧夫答應,但惟一條件就是放棄外科。

後來,羅慧夫送林秋華到美國進修兩年,因為經費的關係,只能一人前往美國,羅慧夫得知後,認為林秋華獨自前往美國把妻女放在台灣不可行,於是幫他想辦法,每月貼補他兩百美元。這分恩情林秋華至今仍銘記在心。「要不是羅慧夫,我可能會一直待在外科,轉至整形外科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幫助更多人重建自信心。」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11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學生尊崇仁醫風範

目前仍堅守岡位,為唇顎裂孩童手術的陳國鼎說,羅院長的氣度與風範是年輕一代醫師的典範。他以「人」為本醫治病人的聲名,連世界各國醫師都讚許,去年底他到印度參加國際顱顏研討會,與會很多印度醫師提到他,認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醫師,他不僅用醫術也用心醫治病人的心。

陳國鼎直言,跟隨老師多年,早已把「利」放一邊,待在醫學中心薪水遠比開業診所醫師薪水少三倍,但他還是樂此不彼,因為當他看到唇顎裂孩童,經過手術,展開笑顏的剎那,一切辛苦都值得。他終於能體會老師說的:「整形外科是迷人的,把殘缺修補完美,燒燙傷、顱顏畸型顯微手術,處處充滿驚奇與挑戰。」

陳國鼎永遠記得羅慧夫講的一則小故事:「在第二次大戰時,德國紐倫堡的一座大教堂被炸毀了。教堂中的每樣東西都被破壞殆盡,除了一尊站在教堂的基督雕像,那雕像只有手斷了,其他部分都完好。

戰後教堂重建,聘請一位雕刻家來重塑基督的雙手。但他試了許多次,總是無法完成,最後他在雕像底座寫下:「祂沒有手,但你們有(He has no hands but yours)。」對我們這些人體重建者而言,整形外科醫師總是重建人的手、腳、身體、耳朵、鼻子、嘴唇和臉,那我也可以說:「他沒有手,但你們有。」

羅慧夫常跟後輩醫師說,醫師不只是幫人「醫病」還要「醫心」,才能改變他們的人生。也因為他,改變大家對整形外科的看法,它不是只是幫人家墊墊鼻子、補補爛皮三流外科技術,它可以幫人改變生命,重建自信。
來台40年 幫助無數唇顎裂病患

羅慧夫1927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的橙鎮。退伍後,於1947年進入密西根的侯普學院。之後,羅慧夫醫生在1950年進入愛荷華大學醫學院,在醫院最後1年,他與Lucy結婚,婚後育有4名兒女與9名孫子。

他於1959年以醫療宣教士身分抵台,擔任馬偕醫院院長至1975年,1976年擔任長庚醫院創院院長。他對台灣有一份特殊情感,在台40年,除了提高台灣的醫療水準,儲訓醫療人才、提升服務品質外,幫助無數唇顎裂家庭。

身為整形外科醫師,羅醫師不僅是國際唇顎裂醫學的泰斗,更是患童眼中慈祥的羅爺爺。他認為,「一個唇顎裂的手術只需要1至2個小時,卻可以重建一個孩子的一生。」他四處找病人,義療義診,足跡遍及馬祖、花蓮、金門、台東、屏東、巴拿馬、南非、坦尚尼亞、肯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
行醫生涯座右銘

「一年播種、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萬年樹愛」,散播愛、幫助社會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改變一個孩子的容顏,修補的不只是那個缺口,還有他們整個生命,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對社會感恩,長大後會是更懂得愛的人,把愛傳下去。」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25, 2013 11:33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為什麼西人普遍有傳教士精神?
並以天下為責任!

常奉獻的地方是有需要的地方,
非自已的國家!

沒有人相,也沒法相!
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他們傳教是俟家俟戶的,辛苦又常遭冷眼!
摩門教的年青人騎單車到全世界傳教!

我們台灣官員在比誰的財產多,股票多,豪宅多?
美國官員也不會如此!

那裡去了問題?
PMEmail Poster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