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19) « 最前 ... 5 6 [7] 8 9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辨正精華】●, 總集各重要辨正議題。隨時更新,以收綱舉目張之效!
羅丹
發表於: Sun.01/03, 2010 07:2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大腦」在六根當中,屬於「身根」,不是若干曲解法義者所以為的「意根」;「意根」是心法,非色法:

”引用


《禪要經》卷1〈訶欲品〉:「分別自觀中三十六物。髮毛爪齒涕淚涎唾。汗垢肪[月*冊]皮膜肌肉。筋脈髓心肝脾腎。肺胃腸肚胞膽痰癊。」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Mon.01/04, 2010 08:02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蕭平實弟子以 意根為「大腦」,不但違背了佛陀「意根乃心法」的教誡,亦違逆了「識無定所」之法教:

”引用

羅丹 發表於: Mon.01/04, 2010 07:54 pm 


《大乘顯識經》卷1:「識之在身止無處所,非眼非耳鼻舌身等,種生牙時,如識微覺,乃至花結合時,如識有受,含開花發時至結果,如識有身,識之生身遍身支體,求識所止莫得其所。」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Mon.01/11, 2010 11:41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世、出世間法 盡收「十八界」中。佛以十八界判攝諸法,是為建立起身心、世界的基本架構;若將「阿賴耶識」、「無為法」、「真如」.....視為獨立於十八界之外的事物,皆蹈犯了邊見邪思的窠臼,極不可取!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270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Wed.01/13, 2010 12:3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佛法裡的「眼根」、「意根」、「身根」、「意識心」、「五俱意識」....等,與現代醫學眼中的身體、大腦、眼神經、視覺區、視覺中樞.....,有何關聯?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ic=1590&st=4950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Sat.01/16, 2010 11:4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腦海當中的意像、色法....等等,非真實色法,只是假名為色: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375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Sat.01/16, 2010 11:4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所謂「極微」,是佛陀為化導弟子所做的方便假名,以利於析觀色法的空寂性,而非真的有「極微」這樣的東西存在: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345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375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Mon.01/18, 2010 07:0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阿羅漢還會有「恐懼」等情緒嗎?經文所稱阿羅漢猶有「怖畏」,就是一般意義下的恐懼嗎??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420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Fri.01/22, 2010 10:2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佛教的【空】,到底是甚麼意思?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510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Wed.01/27, 2010 03:5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Thu.01/28, 2010 04:5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研讀「論典」,對於我們學習佛法 有甚麼幫助?

”引用
羅丹   發表於: Thu.01/28, 2010 04:01 pm  

因此可知,唯識學雖然體系龐雜、嚴謹,但若能逐步細細思唯,除了能夠增加對於身心的相關知識,也可以幫助我們在思唯法義時、增強「法次法向」的思唯或觀修邏輯。這一邏輯或思唯習慣,能使吾人盡量扣緊了佛法的義趣,不致躐等或脫鉤。 


”引用
  
羅丹 發表於: Thu.01/28, 2010 04:06 pm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不曉得其他人有無同感...........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佛子要發展出《阿毘達摩》、《阿毘曇》等論典,其用意就是在開展各種名相、定義之際,訓練吾人對於「法」的思唯。

這種思唯能力,對於我們讀經讀論,都非常有幫助。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Mon.02/01, 2010 07:1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大乘菩薩當於何種階位生起意生身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2297&st=45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Thu.02/04, 2010 09:2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無始劫來 古佛所宣說的義理,幾經歲月流變、扭曲後,成為現今若干外道理論的濫觴: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pic=2272&st=660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Sun.02/07, 2010 03:1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佛說「十二緣起」之架構,乃是一動態的開闔系統,不應自陷於宗派之見。十二緣起的開展動力之一,不外乎是「根、塵、識」和合「觸」的系列歷程:

”引用
羅丹  發表於: Sun.02/07, 2010 03:10 pm

《雜阿含經》卷12:「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識緣名色」,唯識宗通常把這裡的「識」當作第八識,「名」當作第七識....等轉識。然而 佛陀說法,開闔自在,沒有說一定要如是解。

整個十二緣起,應視為一種「動態」的架構。如上述「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一段:六「識身」以各種心所之「名」法,緣取各心識所變相分(色);而這過程當中實已含括了「六根」及其「觸」境之歷程,所以上述經文直接強調「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

總之,十二緣起裡的識支即是識身、名色支是境(塵)、六入支是根,因這三者的和合便能生觸。而在觸支以前,建立識、名色、六入三支,不外乎是在敘述構成系列認識歷程的條件,故不應獨立各別看待。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Mon.02/08, 2010 11:40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意識、大腦 兩者間的心•物互動機制:

”引用
黃牛 發表於: Mon.02/08, 2010 01:11 am 

大腦應該只是『收集』與『傳遞』資訊的功能,就像是天線一般,此即『觸』的作用。真正『處理』資訊的是意識。意識有現量、比量與非量,”複雜”的運算功能是比量,也就是邏輯與辯證的能力。此種能力是人類自以為高於一般物種的地方,算不算高等?不是。高等的是現量,意即直觀的能力。直觀的能力靠大腦運作否?比量不一定靠大腦運作,更何況現量?八識規矩頌第六識頌有--『性界受三恆轉易』一語,界者三界,意即第六識的範圍通三界。在色界、無色界等越高的天,恐怕越不需要複雜的推理。仁者認為--『此界眾生的大腦與運作意識有密切關聯』。末學並無多大意見。不過,意識不會是大腦產生的,如此是唯物論。就算不是唯物論,也不必立阿賴耶識了。因為,色、心互持種子便可以了,而滅定無心也可以成立,此乃小乘一分之說法。

復次,識之功能是取境的認識作用,認識作用即分別。它是心法。而對外溝通是身、語,這部分應該歸於色法。就算五遍行裡的思心所,或可說是意志的作用,也還是心法。也就是說,意識的範圍包括對外溝通的『意欲』,但是並不包括對外溝通的『能力』。例如,先不說禪定,或許大家都有所謂『鬼壓床』的經驗。那時意識是很明白的,不過意志(思、行心所)卻無法指揮身、語。植物人亦然,其意識並無缺陷,而旁觀者卻以為他是”植物人”,甚至於有簽同意書讓其安樂死者,此曰--『謀殺』,造無間惡業。(前幾年英國有一例:妻子是植物人,丈夫在外交女友,也為了領保險金,儘管妻子的父母多麼反對,丈夫還是簽同意書讓其妻安樂死,注射毒液前妻子還流眼淚。所以說,恩愛如枕邊人者,是善緣還是惡緣,很難說。行筆時讓末學想到這則新聞,茲附誌之。)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Wed.02/10, 2010 11:41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PMEmail Poster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19) « 最前 ... 5 6 [7] 8 9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