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6) 1 2 [3] 4 5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專題討論上慧下廣法師有關大乘小乘問題之開示, 將小葉轉貼慈憫心與其師父之對答過程再轉貼於此另行開題
淨堂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8:41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淨堂兄所舉的世尊過去行菩薩道的例子意旨並不正確。
︿世尊是向世人表達修人天乘不能證聖果。
︿所以結論是要悟證般若智慧修佛菩提道才對!


立言再看一下,過去世尊的確是行[布施]菩薩道的修行喔

佛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

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寶具足。
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
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龍象。皆以眾寶莊嚴而挍飾之。
寶網覆上。建立寶幢。布薩象王最為導首。朝.晡二時自會殿前。我時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來。
蹈殺眾生無數。願令四萬二千象百年一來。即如所願。八萬四千象中。四萬二千象百年一至。
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匹馬。亦以純金為諸乘具。金網覆上。婆羅馬王為其導首。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車
所謂金車.銀車.琉璃車.頗梨車。師子.虎.豹皮.雜色欽婆羅以為覆襯。跋求毗闍耶難提音聲之車為其導首。
灌頂王法領八萬四千城。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拘舍婆提城而為上首。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宮殿。
所謂金.銀.琉璃.頗梨.摩尼琉璃。由訶而為上首。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
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種種繒褥.氍氀.毾[登*毛]。迦陵伽臥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四種衣服。所謂迦尸細衣.芻摩衣.頭鳩羅衣.拘沾婆衣。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玉女。所謂剎利女.似剎利女。況復餘女。

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飲食。眾味具足。比丘。八萬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為給侍。
八萬四千寶衣。唯著一衣。八萬四千寶?。唯臥一?。八萬四千宮殿。唯處一殿。八萬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
八萬四千寶車。唯乘一車。名毘闍耶難提瞿沙。出城遊觀。八萬四千寶馬。唯乘一馬。名婆羅訶。毛尾紺色。八萬四千龍象。
唯乘一象。名布薩陀。出城遊觀。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

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

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

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

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3:23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8:38 am 

順便導正一下:大乘佛教對於無餘涅槃的解釋是有問題的

在原始佛教中世尊已經說的很清楚: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已解脫但還有肉身存在

無餘涅槃是指阿羅漢已五蘊滅盡,永不再入胎,永不受後有

這是世尊親口所說

與後來的大乘佛教觀念完全相反

昨天我看法界衛星電視有某一個大乘法師對於阿羅漢入涅槃卻解釋成阿羅漢已往生他國佛土聽佛說法

這已違反阿羅漢不受後有之身的法義

我看完之後,差點噴飯

怎麼現在法師的素養會如此差,這要教人不是斷人慧命嘛   


哈哈,五十笑一百,淨堂的說法也是令人噴飯!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
無餘涅槃是指佛

這麼簡單都分不請!

涅槃怎會還有肉身存在?
真是鬧笑話!

顛三倒四的淨堂,真替您擔心!
有時會說大悲咒很靈驗
有時也引楞嚴經或大乘經
有時又謗大乘!

您的肉身是借給幾人用?
醒醒吧!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swatn1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3:2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08
會員編號: 422
註冊日期: 09/11, 07


(名數)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槃者,更滅依身之苦果無所餘也。此二種之涅槃,同為一體。三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時,雖證得之,而無餘涅槃之現,則在於命終之時。智度論三十一曰:「涅槃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二種: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此二種就大小乘分別之,有三門:一、單就小乘分別。斷生死之因,猶餘生死之苦果,謂之有餘涅槃。斷生死之因,同時使其當果畢竟不生,謂之無餘涅槃。現無餘涅槃之相,在命終之時。蓋無餘涅槃者,灰身滅智,一有情都滅也。二、單就大乘分別。變易生死之因盡,為有餘,變易生死之果盡,為無餘。三、大小相對而分別。小乘之涅槃為有餘,以猶有變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為無餘,以更無餘之生死故也。此一義出於勝鬘經。見勝鬘經寶窟下本。又身智永滅,大小乘各異其說。小乘之空義,謂三乘之聖人,入於無餘涅槃,則身智永亡而無一物。法界中滅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識宗謂定性二乘之無餘涅槃,為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無餘涅槃,非為實滅。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謂為無餘涅槃,佛息應身之化,歸於真身之本,謂為無餘涅槃。性宗三論華嚴天台之諸家,謂無有定性之二乘,畢竟成佛也。故法界無有實滅之無餘涅槃者,但息妄歸真,緝化還本,而入於無餘涅槃耳。大乘義章十八曰:「入義有三義: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二、真應相對,息化歸真,故名為入。三者唯就應,現捨有為過,趣入無為,故名入。」
PMEmail Poster
Top
立言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6:42 pm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Sun.11/07 @ 2010 08:41 am)
”引用 立言
︿淨堂兄所舉的世尊過去行菩薩道的例子意旨並不正確。
︿世尊是向世人表達修人天乘不能證聖果。
︿所以結論是要悟證般若智慧修佛菩提道才對!


立言再看一下,過去世尊的確是行[布施]菩薩道的修行喔

佛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龍象。皆以眾寶莊嚴而挍飾之。寶網覆上。建立寶幢。布薩象王最為導首。朝.晡二時自會殿前。我時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來。蹈殺眾生無數。願令四萬二千象百年一來。即如所願。八萬四千象中。四萬二千象百年一至。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匹馬。亦以純金為諸乘具。金網覆上。婆羅馬王為其導首。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車。所謂金車.銀車.琉璃車.頗梨車。師子.虎.豹皮.雜色欽婆羅以為覆襯。跋求毗闍耶難提音聲之車為其導首。灌頂王法領八萬四千城。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拘舍婆提城而為上首。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宮殿。所謂金.銀.琉璃.頗梨.摩尼琉璃。由訶而為上首。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種種繒褥.氍氀.毾[登*毛]。迦陵伽臥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復次。比丘。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四種衣服。所謂迦尸細衣.芻摩衣.頭鳩羅衣.拘沾婆衣。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玉女。所謂剎利女.似剎利女。況復餘女。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飲食。眾味具足。比丘。八萬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為給侍。八萬四千寶衣。唯著一衣。八萬四千寶?。唯臥一?。八萬四千宮殿。唯處一殿。八萬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八萬四千寶車。唯乘一車。名毘闍耶難提瞿沙。出城遊觀。八萬四千寶馬。唯乘一馬。名婆羅訶。毛尾紺色。八萬四千龍象。唯乘一象。名布薩陀。出城遊觀。

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
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


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世尊自憶過去世因行菩薩道'行五欲功德的結果:走了許多冤枉路。佛陀對弟子的誠實告白,叫弟子們不要走上他過去行菩薩道的錯誤道路。

淨堂兄,立言大略看了一下你引這一段經文的意旨如下:

世尊自說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
世尊說:「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可見此等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實乃三種業報之所成,非僅一布施而已。尚有調伏與修道之業因在。
世尊告誡:「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應當習學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綜上可知非僅說布施而已,尚須行調伏與修道。而且世尊述說此段昔日宿命的用意在教導時諸比丘當習聖道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這是在說解脫道。
Top
noname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7:0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06
會員編號: 419
註冊日期: 09/06, 07


”引用
無名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3:23 pm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
無餘涅槃是指佛

這麼簡單都分不請!

涅槃怎會還有肉身存在?
真是鬧笑話!

哈哈,第一次看到聽到: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
無餘涅槃是指佛


這個無名是何方神聖?創造如此的說法!

涅槃怎會還有肉身存在?

你把涅槃當作死亡嗎?呵呵。
PMEmail Poster
Top
noname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7:0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06
會員編號: 419
註冊日期: 09/06, 07


”引用
立言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37 pm
※須知聲聞法主證有餘、無餘依涅槃,此非究竟佛道。若執此空即易墮無為深坑。

教證如下:
《妙法蓮華經》卷2:「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發希有心歡喜踊躍。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竝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CBETA, T09, no. 262, p. 16, b8-24)

【申論】:
這段經文是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等諸聲聞大阿羅漢,於佛前自述若未得世尊進一步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則但念空無相無作憩止於空三昧門,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此即是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說:「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阬,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
因此《大方廣佛華嚴經》並沒有冤枉二乘聲聞法非究竟道,也沒有錯說所謂二乘有墮於無為廣大深阬的危險! 

這個立言拿大乘自己創造的經論來證明自己說的對,鬧笑話了。
有一點學術水準好不好!
PMEmail Poster
Top
立言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7:20 pm








”引用
noname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7:09 pm
這個立言拿大乘自己創造的經論來證明自己說的對,鬧笑話了。
有一點學術水準好不好!

嗯,看來這位noname也是主張「大乘經典是自己創造的經論而非佛說經典」的人。
好,那麼咱倆便來辯正一下佛法。從這裡開始吧:請你先闡述一下何謂「人無我」?這是要證明你有能力分辨大小乘法的差異性。

請!
Top
無名
發表於: Sun.11/07, 2010 11:07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noname 發表於: Sun.11/07, 2010 07:04 pm 

哈哈,第一次看到聽到: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
無餘涅槃是指佛

這個無名是何方神聖?創造如此的說法!

涅槃怎會還有肉身存在?

你把涅槃當作死亡嗎?呵呵。 


大般涅槃,常樂我淨,即是無餘涅槃
不指佛難道指阿羅漢?

對不信佛,不信大乘的人
只好自創有餘,無餘涅槃均阿羅漢!

生生滅矣,寂滅為樂即涅槃義
有肉体嗎?

大乘講無生,生死如昨夢
只有覺迷,沒有生死!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noname
發表於: Mon.11/08, 2010 09:04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06
會員編號: 419
註冊日期: 09/06, 07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生前已證,那時佛陀沒有肉體嗎?
你連引文都錯誤!

「有餘依涅槃」是指已證得涅槃,但五蘊業報身猶在,尚不圓滿,
「無餘依涅槃」是指業報身已滅,無有餘業,涅槃乃圓滿。

這是佛教界共識,不關大乘小乘。

PMEmail Poster
Top
下下人
發表於: Mon.11/08, 2010 09:18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382
會員編號: 806
註冊日期: 07/22, 08



無大小只有自證

下下人 就是這樣啦 笑微微.. 哦
PMEmail Poster
Top
下下人
發表於: Mon.11/08, 2010 09:24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382
會員編號: 806
註冊日期: 07/22, 08



麥把名相叠成真理


下下人 就是這樣啦 笑微微.. 哦
PMEmail Poster
Top
明覺
發表於: Mon.11/08, 2010 10:02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這頁的x堂與立言,都能引經據典來發言,姑且不論其是否申論正確,至少有個佐證來拉出足夠的辯正空間,那無名及noname呢?也請引經據典來發言吧!若連引經據典都不會,憑什麼談學術水準?
PMUsers Website
Top
fathorse
發表於: Mon.11/08, 2010 10:11 am








”引用
那麼咱倆便來辯正一下佛法。從這裡開始吧:請你先闡述一下何謂「人無我」?這是要證明你有能力分辨大小乘法的差異性。


不是應該先去悟那個甚深般若智慧嗎 ?
立言師兄還是在家翻翻公案、上廁所時參參話頭、然後找同事互相吹捧智慧高廣及
法行證深、閑暇玩玩起乩式的初禪境界........
說不定那天就會有如雷電閃到的好運,可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一切苦惱所不能逼。

別插花這類目前還搞不懂的題目,免得擔誤契機~
Top
fathorse
發表於: Mon.11/08, 2010 10:15 am








”引用
若連引經據典都不會,憑什麼談學術水準?


明覺師兄...不好意思

看看他人的發心處與業力相應後的相續表現,其實還是很精彩的
Top
明覺
發表於: Mon.11/08, 2010 10:43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Sat.11/06, 2010 09:24 am 

世尊自憶過去世因行菩薩道'行五欲功德的結果:走了許多冤枉路 
佛陀對弟子的誠實告白,叫弟子們不要走上他過去行菩薩道的錯誤道路

x堂仍未敘明世尊在哪部經說過什麼〔行五欲功德即是菩薩道亦是冤枉路〕之類的?
PMUsers Website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6) 1 2 [3] 4 5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