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6) [1] 2 3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專題討論上慧下廣法師有關大乘小乘問題之開示, 將小葉轉貼慈憫心與其師父之對答過程再轉貼於此另行開題
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4:27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將小葉轉貼慈憫心與其師父之對答過程再轉貼於此另行開題
以後我對於小葉x堂等這種離題發言的鬧版技倆都會如是處理

”引用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11/04 @  2010 02:11 p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發表日期 Tue.10/13, 2009 07:44 pm 回答問題前,先解釋一下:

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是兩個對立的宗派。

「小乘佛教」其實是大乘佛教對印度傳統、保守佛教的貶稱,而「小乘佛教」卻是遵守佛陀教誡的傳統佛教,大乘佛教是改革的宗教。當佛陀入滅四、五百年之後,大乘佛教經典不斷的被編輯流通出來,雖然也被冠上釋迦牟尼佛說,但許多經典內容思想已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佛經(阿含經),所以,遵守於阿含經為佛經的傳統佛教,便批評大乘佛教非佛說、非佛法,改革派的大乘佛教便批評那些遵守傳統佛說的佛教為小乘佛教。

在這兩個宗派互相批評之下,有些都是言過其實,誇大不實,含有曲解、誤解的成分在內,身為後人的我們必須加以釐清,以免繼續誤導下去。

【問】在《大般涅槃經》當中,明顯的教示,聲聞、緣覺不見佛性。

【1】然而,師父開示說:佛性即是真如、即是空性。聲聞見道,即是見空性、見真如無為,那麼,為什麼說「聲聞不見佛性」?是佛性與空性有異,或者是無為法有二呢?

答:
早期的聲聞佛教,並沒有佛性這個名詞,「佛性」是大乘佛教才有的名詞。由於聲聞佛教時期沒有佛性這個名詞,大乘佛教便誤解而說聲聞不見佛性。其實,早期的佛教是說見法、證涅槃、證果,名詞不同,其實跟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內容相同。

【2】菩薩自言:「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請問師父,「無我」如何會惑亂菩薩?《金剛經》:「通達無我法者,名為菩薩」。

答:
聽到「無我」,執著了「無我」,不識涅槃真性,便是為「無我」之所惑亂。通達了無我法,唯一真界,無我亦無我,無我如何會惑亂人?

【3】聲聞見道與禪宗祖師『開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回事嗎?

答:
既然是「道」,最根本的,最終的,最初的,如果禪宗的開悟、明心見性也是見此,那麼,會是兩回事嗎?只是名詞不同,表達不同,其實是指同一回事。






”引用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11/04+ 2010 02:12 pm
”引用

慈憫 發表日期 Wed.10/14, 2009 11:26 am

感恩師父開示,師父云:

其實,早期的佛教是說見法、證涅槃、證果,名詞不同,其實跟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內容相同。


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阬,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

《大品般若經》說:「諸天子今未發三菩提心者,應當發。若入聲聞正位,是人不能發三菩提心。何以故?為生死作障隔故。」

《楞伽經》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有三乘不說一乘﹖佛言:大慧,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如來所說調伏遠離,如是修行而得解脫,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滅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是故我說以為三乘。

【問1】如果二乘見道見法,是見佛性,既見佛性,不立一法,如何還會墮於無為深坑、未覺法無我呢?見佛性還會「沉空滯寂」嗎?是大乘經論的誤解嗎?如果沒有誤解,什麼是二乘所墮的「無為深坑」?三乘見道若同,何以聲聞初果未見法無我而獨菩薩初地見法無我?



又,《妙法蓮華經》卷4〈8 五百弟子受記品〉:「「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CBETA, T09, no. 262, p. 29, a16-22)

【問2】如《法華經》云:「汝等所得,非究竟滅。」若三乘同證真理,二乘與大乘的涅槃有何差異,為什麼《法華經》說二乘非實得滅度?


又,《大智度論》卷100〈90 囑累品〉:「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

【問3】《大智度論》言般若有二種,即是共般若與不共般若,這二種般若有什麼差異性呢?為什麼不共般若僅為十地菩薩所說?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18 伽提婆品〉:「「須菩提!若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爾時菩薩不退助道法,亦不盡漏。何以故?是菩薩有大智慧深善根故,能作是念:『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我為得般若波羅蜜故。』」(CBETA, T08, no. 227, p. 568, c19-24)

【問4】菩薩觀空學空而不證於空,難道證空對於佛法修證會有障礙嗎?聲聞是否因為先證空而墮於無為深坑呢?但菩薩若不證空,如何能斷惑呢?


《金光明經》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說一切聲聞獨覺。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問5】既然聲聞與大乘同見佛性,同證佛性,聲聞獨覺所得轉依為什麼不名「法身」,佛性與法身有異嗎?或者是解脫身與法身有異?

【問6】聲聞既見佛性,是否也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呢?如果聲聞亦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如何不契華嚴法界?

慈憫心頂禮




”引用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11/04+ 2010 02:14 p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發表日期 Thu.10/15, 2009 02:45 pm

慈憫心
您引用的都是大乘佛教經典。上回已談到,所謂的「大乘佛教」是在佛滅後,四、五百年間開始興起於印度佛教界,是一個改革式的宗派。它要改革的對象就是史稱的「部派佛教」。部派佛教興起於佛滅一百年間。因為佛陀入滅了,缺乏了佛陀的身教引導,佛弟子除了修證佛法之外,也開始思考要為佛說教示建立理論。由於創說不同,一味合和的教界開始分宗立派,最多有三百多派,後來融合消減成為十八派。部派佛教興旺時期長達三、四百年。

由於沈溺於理論思辨,佛教界難免缺乏活潑度生的精神,有一些佛教徒看不慣,開始發起菩薩精神,慢慢的形成一個宗派,他們自稱「大乘佛教」,那些專思理論思辨,自度修證的部派佛教徒,就被貶稱為「小乘」。

大小乘既然是對立的宗派,互相的批評謾罵也就難免,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看看,就會發現有些說法只是情緒性的發洩,站不住腳的。我就以「問1」來談好了。

【問1】如果二乘見道見法,是見佛性,既見佛性,不立一法,如何還會墮於無為深坑、未覺法無我呢?見佛性還會「沉空滯寂」嗎?是大乘經論的誤解嗎?如果沒有誤解,什麼是二乘所墮的「無為深坑」?三乘見道若同,何以聲聞初果未見法無我而獨菩薩初地見法無我?

答:
一、
說「二乘墮於無為深坑」,這句話就有問題。有為法有造作,才有深淺,無為無造作哪來深坑?有造作則深,無造作則淺,這是有為法,如果無為還有深坑,那不是無為,還是有為法。不是嗎?

修證到涅槃名無為,證得涅槃果之人,其心境自然安於無為,不再隨波逐浪,貪著三界,這樣叫做「墮於無為深坑」嗎?恐怕說不過去吧!

大乘佛教批評小乘之一是只顧自修,不度眾生。但這也是故意的扭曲,請看泰國、斯里蘭卡、緬甸那些被我們說是小乘的佛教徒,他們可以把佛教弘揚成國教,怎麼可以說小乘不度眾生?

二、
說二乘未覺法無我、說聲聞初果未見法無我,這也是一種誤解。

我們來看他們所依的經典《雜阿含經》所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依佛所教,聲聞證果是從觀察身心五蘊是無常、是苦、是空、是非我而得證的,如何會不覺、不見法無我呢?說不通是不是?

或者說,聲聞證得涅槃卻執著涅槃法,叫做不見法無我。但,這也說不通。

看過阿含經的人,多少知道,佛陀不說涅槃是什麼,因為涅槃非語言文字能說。有人問佛陀證得涅槃者死後有生無生?佛陀唯沈默,因為那已超越了凡夫的理解。如此,證得涅槃的人,怎麼會執著涅槃法呢?

如此,舉一反三,其他各問題,我想就沒有必要回答了。那只是宗派之間的一種誤解。

每一個新的宗派都會貶低他宗,然後自抬身價,大乘佛教在印度佛教中,未嘗不是如此。從台灣當前的一些新興宗派中也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它們自稱是佛教正法,批評傳統大乘佛教已偏差,甚至對佛門三寶之一僧眾,批評謾罵的一文不值。但它們說的法正確嗎?也是問題。

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中期興起的宗派,經歷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理論方面當然會比草創時期的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還完備。但要注意理論的可行性,如果此生行不到,卻建立在幾劫幾劫後,把希望寄託在想像的後世中,佛法是不是會變得不切實際

PMUsers Website
Top
洗心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4:2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678
會員編號: 394
註冊日期: 08/03, 07


羅丹 發表於: Sun.07/26, 2009 03:28 pm

很早就強調過了:歷史並不等於事實。
前者是人們所建構的,隨時會因為新資料的出土而有所修正。
就好像:《阿含經》講過,人類是由光音天下生,也描述了當時種種狀況,請問你該從歷史、生物演化學或甚麼角度去看待呢?你相信嗎??如果歷史或演化學否認這樣的說法,你會堅持嗎?你的態度又是甚麼??

呵呵~~身為一介佛子,把宗教信仰和歷史考證畫上等號,無異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顯然羅丹與明覺都是胡說八道
PMEmail Poster
Top
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4:45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洗心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 2010 04:26 p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是兩個對立的宗派。

「小乘佛教」其實是大乘佛教對印度傳統、保守佛教的貶稱,而「小乘佛教」卻是遵守佛陀教誡的傳統佛教,大乘佛教是改革的宗教。當佛陀入滅四、五百年之後,大乘佛教經典不斷的被編輯流通出來,雖然也被冠上釋迦牟尼佛說,但許多經典內容思想已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佛經(阿含經),所以,遵守於阿含經為佛經的傳統佛教,便批評大乘佛教非佛說、非佛法,改革派的大乘佛教便批評那些遵守傳統佛說的佛教為小乘佛教。

在這兩個宗派互相批評之下,有些都是言過其實,誇大不實,含有曲解、誤解的成分在內,身為後人的我們必須加以釐清,以免繼續誤導下去。

這段話
足給小岳明覺等人當頭棒喝

很遺憾的,小葉失算了,第一,我查到小安安發布在台壇的小岳死訊,台壇版主也沒刪,看來是小岳已死的事是真的,小葉居然以為死人會被棒喝?真是荒謬。
第二,法師是說〔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來說大乘佛教經典內容思想已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阿含經,可見這是文字表相的問題,所以法師等於是在暗示〔在印度佛教演變史外∼大乘佛教經典內容思想並非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阿含經〕。
PMUsers Website
Top
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4:4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洗心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4:29 pm
”引用
  羅丹 發表於: Sun.07/26, 2009 03:28 pm

很早就強調過了:歷史並不等於事實。
前者是人們所建構的,隨時會因為新資料的出土而有所修正。
就好像:《阿含經》講過,人類是由光音天下生,也描述了當時種種狀況,請問你該從歷史、生物演化學或甚麼角度去看待呢?你相信嗎??如果歷史或演化學否認這樣的說法,你會堅持嗎?你的態度又是甚麼??

呵呵~~身為一介佛子,把宗教信仰和歷史考證畫上等號,無異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顯然羅丹與明覺都是胡說八道


羅丹這帖文字為何是胡說八道?難道《阿含經》說【人類是由光音天下生】在無法得到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確認或查證的情況下,小葉就不承認為真?呵!也無妨啦!這是個人自由,小葉不承認又如何?佛教還不是沒怎樣。
PMUsers Website
Top
立言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5:51 p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發表日期 Tue.10/13, 2009 07:44 pm 回答問題前,先解釋一下:

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是兩個對立的宗派。

「小乘佛教」其實是大乘佛教對印度傳統、保守佛教的貶稱,而「小乘佛教」卻是遵守佛陀教誡的傳統佛教,大乘佛教是改革的宗教。當佛陀入滅四、五百年之後,大乘佛教經典不斷的被編輯流通出來,雖然也被冠上釋迦牟尼佛說,但許多經典內容思想已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佛經(阿含經),所以,遵守於阿含經為佛經的傳統佛教,便批評大乘佛教非佛說、非佛法,改革派的大乘佛教便批評那些遵守傳統佛說的佛教為小乘佛教。

在這兩個宗派互相批評之下,有些都是言過其實,誇大不實,含有曲解、誤解的成分在內,身為後人的我們必須加以釐清,以免繼續誤導下去。

【問】在《大般涅槃經》當中,明顯的教示,聲聞、緣覺不見佛性。

【1】然而,師父開示說:佛性即是真如、即是空性。聲聞見道,即是見空性、見真如無為,那麼,為什麼說「聲聞不見佛性」?是佛性與空性有異,或者是無為法有二呢?

答:
早期的聲聞佛教,並沒有佛性這個名詞,「佛性」是大乘佛教才有的名詞。由於聲聞佛教時期沒有佛性這個名詞,大乘佛教便誤解而說聲聞不見佛性。其實,早期的佛教是說見法、證涅槃、證果,名詞不同,其實跟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內容相同。

1、大乘佛教便誤解而說聲聞不見佛性。
︿其實不是誤解,而是初轉法輪時未顯說此事。
︿聲聞法的重點在說如何證涅槃,不須說佛性故。


2、其實,早期的佛教是說見法、證涅槃、證果,名詞不同,其實跟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內容相同。
︿這句話『其實跟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內容相同』不對。因為「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義理不同於聲聞法。
︿用世俗邏輯辨明此理也不難。契經說唯佛能了了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不徹底、聲聞緣覺不見,而佛的十種稱謂中與聲聞人唯「阿羅漢」此名號相同,尚有九種名號佛有而聲聞羅漢沒有,可見大乘佛教所說的見佛性絕對是與聲聞法不同層次的見地。
Top
明覺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6:5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法師開示")
改革派的大乘佛教便批評那些遵守傳統佛說的佛教為小乘佛教。

我想,凡是真心信仰宗教信徒(在此先排除那些假藉宗教名義作惡的宗教騙徒),應該不可能不遵守該宗教的教祖及初代重要人物之聖言,問題是在於如何解讀。
所以,改革派的大乘佛教本身,亦必自認遵守傳統佛說。
PMUsers Website
Top
立言
發表於: Thu.11/04, 2010 07:29 pm








”引用
【2】菩薩自言:「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請問師父,「無我」如何會惑亂菩薩?《金剛經》:「通達無我法者,名為菩薩」

答:
聽到「無我」,執著了「無我」,不識涅槃真性,便是為「無我」之所惑亂。通達了無我法,唯一真界,無我亦無我,無我如何會惑亂人?

當然不是這樣!
因為「無我」有「人無我、法無我」,聲聞法只須證人無我即可修到入涅槃、但是菩薩須證法無我才行,而且法執尚須地地修除越來越深細,其中有很多所知障必須要證知才能達陣,而這些所知障難知難證如塵沙數之多!
這「為無我之所惑亂」主要是指法無我的層次深細故下地不知上地境界,難怪菩薩會說「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這也可見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精進求法不畏艱苦的精神令人敬佩啊!
Top
立言
發表於: Thu.11/04, 2010 10:03 pm








”引用
【3】聲聞見道與禪宗祖師『開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回事嗎?

答:
既然是「道」,最根本的,最終的,最初的,如果禪宗的開悟、明心見性也是見此,那麼,會是兩回事嗎?只是名詞不同,表達不同,其實是指同一回事。

ㄡ∼No!
雖然同樣是「道」,一者是鄉間小道、一者是羅馬大道,一者只是曲徑通幽、一者是抵達大城,怎會一樣?

聲聞見道證人我空、開悟明心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哪有一樣?
如果說一樣,只有一種可能:還不知「聲聞見道」與『開悟明心』的差別是什麼。
Top
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1:48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呵呵!瞧!小葉完全無力招架立言的詰問呢!

到目前為止,立言還只是少數輕型武裝的游擊隊式的突襲(只是三言兩語),不過是機關槍掃射幾次再來個「小心!手榴彈!」,龐大的重裝正規軍(引經據典並分析其義來辯正)還沒出動呢!

所以我說小葉根本不懂自己在轉貼什麼!
PMUsers Website
Top
洗心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1:58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678
會員編號: 394
註冊日期: 08/03, 07


”引用
聲聞見道證人我空、開悟明心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哪有一樣?
如果說一樣,只有一種可能:還不知「聲聞見道」與『開悟明心』的差別是什麼。

這是大乘洗腦的看法
並非事實

聲聞法道是本師親自教的
怎麼有可能教出一堆不證法空還有法執的徒弟
PMEmail Poster
Top
swatn1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01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08
會員編號: 422
註冊日期: 09/11, 07




大學也同樣的幾個教授

怎麼有人延畢,有人被當,有人1/2,有人退學,有人畢業,有人深造呢?
PMEmail Poster
Top
洗心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02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3,678
會員編號: 394
註冊日期: 08/03, 07


”引用
ㄡ∼No!
雖然同樣是「道」,一者是鄉間小道、一者是羅馬大道,一者只是曲徑通幽、一者是抵達大城,怎會一樣?

大乘自己說
禪宗初祖是大迦葉尊者

可笑的是
大迦葉尊者百分之百是道地的小乘聲聞法道

蕭平實與大乘獨尊主義者
陷入無知的絕境

PMEmail Poster
Top
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0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洗心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1:19 a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發表日期 Tue.10/13, 2009 07:44 pm 回答問題前,先解釋一下:

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是兩個對立的宗派。

「小乘佛教」其實是大乘佛教對印度傳統、保守佛教的貶稱,而「小乘佛教」卻是遵守佛陀教誡的傳統佛教,大乘佛教是改革的宗教。當佛陀入滅四、五百年之後,大乘佛教經典不斷的被編輯流通出來,雖然也被冠上釋迦牟尼佛說,但許多經典內容思想已大異於早期流傳出來的佛經(阿含經)..........

在這兩個宗派互相批評之下,有些都是言過其實,誇大不實,
含有曲解、誤解的成分在內,身為後人的我們必須加以釐清,以免繼續誤導下去。



法師既說【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是兩個對立的宗派。】那就暗示了【在印度佛教演變史外,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並非兩個對立的宗派。】同理可如是推論法師也暗示了【在印度佛教演變史外,「小乘佛教」其實不是大乘佛教對印度傳統、保守佛教的貶稱,而「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都是遵守佛陀教誡的傳統佛教,也都是改革的宗教,只是觀點與改革方向不同。當佛陀入滅四、五百年之後,大乘佛教經典雖不斷的被編輯流通出來,但也都冠上釋迦牟尼佛說,這是因為大乘佛教經典的義理旨趣其實未違早期流傳出來的佛經(阿含經)..........這兩個宗派其實是互相交流,故未必言過其實或誇大不實,亦未必含有曲解、誤解的成分在內,所以身為後人的我們必須加以釐清『在印度佛教演變史外,大乘佛教跟所謂的「小乘佛教」並非兩個對立的宗派。』,以免繼續誤導下去。】那是當然了!無論是大乘佛教或是所謂「小乘佛教」,皆不以印度佛教演變史為其經典,因為葛拉瑪經(即羯臘磨經)云:【歷代傳說多謬奇,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印度佛教演變史不過是歷代傳說罷了,考證者亦非佛菩薩,如何能成為法義辯正的依據?何況上述法師發言之處亦非法義辯正論壇,而是師徒問答之處,完全沒有開許辯正的空間。

小葉故意不用引言(QUOTE)功能(台壇沒這功能嗎?),大概是想利用法師開示作為自己意見的混淆依據吧?也對啦!孫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在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但小葉連自己轉貼什麼都不知道,一再的轉貼,即是一再的愚行,自己怎不看看法師已明言〔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怎沒看出這句話是整段開示的大前提?小葉的中文解讀能力這麼差嗎?小葉就只會轉貼炸版及公然侮辱而已嗎?怎麼還不知所進退呢?平常修行內容是什麼?乏善可陳對吧?什麼樣的修行將造就什麼樣的心智,十年前錯誤了,十年後因為沒有進步所以還是一往如昔?
PMUsers Website
Top
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1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85
會員編號: 504
註冊日期: 01/22, 08


”引用
洗心明覺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1:58 am
”引用
  ”引用 
聲聞見道證人我空、開悟明心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哪有一樣?
如果說一樣,只有一種可能:還不知「聲聞見道」與『開悟明心』的差別是什麼。


這是大乘洗腦的看法
並非事實

聲聞法道是本師親自教的
怎麼有可能教出一堆不證法空還有法執的徒弟


聲聞乘與菩薩乘都是本師親自教出來的,故其成就之弟子當然兼具聲聞與菩薩身分,未成就者當然未必圓滿,難免不證法空還有法執。

小葉的問題即在於把聲聞與菩薩分成對立的兩者,並常據聲聞乘立場批鬥菩薩乘,我打個比喻:有位董事長,具有博士學位,有個也是博士出身的小傢伙,不知該董事長的學歷背景,所以那個小傢伙常據個人博士學位立場批鬥該董事長的經營策略,小葉的觀點就如同那個小傢伙。

上述的法師所言的前提是【在印度佛教演變史上】!(這我昨天已說過了,原來小葉根本不懂自己在轉貼什麼!)易言之,【若非據印度佛教演變史而言,則非如此】!

所以小葉所言才是被洗腦的結果!

被誰洗腦?那些假冒原始佛教徒的伊斯蘭教徒!

伊斯蘭教因其地理位置是在歐亞大陸的中央,故有其被四鄰宗教文化聯手圍勦的憂患意識,再加上十字軍東征所帶來的集體痛苦記憶,伊斯蘭教經常主動出擊,先發制人,他們在中古時代是以武力出擊,後來成就其伊斯蘭教世界的霸業,但當他們在現代受制於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歐美國家的先進軍事科技而不能再囂張下去時,他們就開始從非武力的角度切入,尤其是以其他宗教名相作為伊斯蘭教義的包裝,但他們再怎麼包裝,他們的黑影幢幢還是很容易被發現,怎麼說呢?例如,他們準備滲透佛教時,就利用佛教名相去詮釋伊斯蘭教義,這伊斯蘭教既屬梵我常見思維,其宗教間諜就利用佛教名相(如來藏、第八識等等)去詮釋伊斯蘭教的梵我常見,這就是蕭平實或類似理念的梵我常見思維,又伊斯蘭教具有高度的封閉思維(他們的真主經由穆罕默德一人誦出了古蘭經後,就沒有其他經典傳下了,這與佛經的開放性剛好相反,也不同於基督教及猶太教,因為基督教及猶太教的經典是由許多先知在許多時代所說,即使是最原始的摩西五經,內容亦非摩西一人之原創,尚含有漢摩拉比的類似典型及上古中東傳說),其宗教間諜就利用佛教名相(如【唯有】乙詞出典於阿含經的「唯有一道能淨眾生......即四念處」等等)去詮釋伊斯蘭教的封閉思維,那些標榜原始佛教者即是如此封閉思維,而伊斯蘭教既屬鬥爭思維(註),其宗教間諜就利用佛教名相(、等等)去詮釋伊斯蘭教的鬥爭思維,所以,他們鼓動蕭徒鬥爭佛教傳統傳承,他們也鼓動原始佛教主義者鬥爭佛教傳統傳承,蕭徒與原始佛教主義者在網路上的表現,確已符合了古蘭經9章5節的【你們在哪裡發現以物配主者,就在那裡殺戮他們,俘虜他們,圍攻他們】及9章14節的【,,,應當討伐他們,....懲治他們,凌辱他們】,當然,伊斯蘭教間諜鼓動蕭徒與原始佛教主義者鬥爭佛教傳統傳承時,為避免犯法,不會要求蕭徒與原始佛教主義者使用武裝暴力來鬥爭,而是只用思想暴力,如蕭平實、蕭徒照塵與畫一及無來去等人的網路言行,可說都是伊斯蘭教訓練出來的典型人物。
PMUsers Website
Top
swatn1
發表於: Fri.11/05, 2010 12:2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408
會員編號: 422
註冊日期: 09/11, 07


洗心兄今天又要被我踢爆了

小心看著

1.【摩訶迦葉(梵語:महाकश्यप,Mahākāśyapa,巴利語:Mahakassapa),因梵文中"摩訶"解作"大",故"又名大迦葉(「葉」字音「攝」),又作迦葉波、迦攝波。意為飲光,為釋迦佛十大弟子之一,亦是為禪宗第一代祖師。】

2.【禪宗,又稱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這種境界,這又稱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後達到真正認識自我】

3.【小乘觀禪,部派佛教將初步證悟到佛陀所說的教理,稱為現觀〈abhisamaya〉,又稱見道〈darsana-marga〉,得法眼淨。在見道之後,必須真正實踐與體驗到佛陀的教理,這個過程稱為修道〈bhavana-marga〉。在修道過程中,會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證悟,分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到了最後,脫離一切煩惱的最終證悟,稱為阿羅漢果或無學果,得此證悟的聖者即是阿羅漢,或稱漏盡者。
為了得到證悟,必須經由某些修行方法,例如修行五停心觀、四念住等,經由這些修行進入第四禪(又稱禪那),因此這些修行方法也被稱為「禪修」。】


呵呵,洗心兄,基礎佛教你怎麼跟畫一兄一樣2266的啊!!
PMEmail Poster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6) [1] 2 3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