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各位師兄請不要將佛教中說的[無生]與外道的[常見]的定義完全搞錯.
淨堂
發表於: Wed.04/20, 2005 03:25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各位師兄請不要將佛教中說的[無生]與外道的[常見]的定義完全搞錯.


無生是:<一>又作無起。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與「無生滅」或「無生無滅」同義。所有存在之諸法無實體,是空,故無生滅變化可言。然凡夫迷此無生之理,起生滅之煩惱,故流轉生死;若依諸經論觀無生之理,可破除生滅之煩惱。〔圓覺經卷一、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 <二>阿羅漢或涅槃之意譯。阿羅漢有不生之義,即斷盡三界煩惱,不再於三界受生之意。

也就是說諸法體性性空無自性,本來無生故無滅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道的常見是指:有一實有的永恆本體

巴利語 sassata-diむむhi。又作常邪見、常論。二見之一。為「斷見」之對稱。主張世界為常住不變,人類之自我不滅,人類死後自我亦不消滅,且能再生而再以現狀相續,即說我為常住;執著此見解,即稱常見。大慧書(大四七•九二三中):「常見者,不悟一切法空,執著世間諸有為法,以為究竟。」說此常見之外道,則稱常見外道。常見之見解有多種差異:即認為過去、未來之我及世間為常之見解中,計前際(過去)之我及世間為常者,有一分常、一切常之別;計後際(未來)為常,而分有想、無想等之別。六十二見中,十八種為前際分別見,其餘四十四種為後際分別見;其中以四種遍常論、四種一分常論(屬前際分別見)、十六種有想論、八種無想論、八種非想非非想論(屬後際分別見),及計極微為常住之極微常住論,總為計常論。諸經論中,多明示以空觀對治常見。 釋尊既不偏於常(有)見,亦不偏於斷(無)見。至於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說,即屬常見之一例,虛無主義則為斷見之一例,釋尊主張遠離有、無兩邊,而取中道。斷常二見,俱非中道,總名邊見,乃五惡見之第二。〔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瑜伽師地論卷六〕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Wed.04/20, 2005 03:30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蕭平實最大的錯誤就是將佛教所說的[無生]定義錯解為恆常邪見.因此將那不生不滅的真如及如來藏搞錯成阿賴耶識.

執著實有一個恆常之體的阿賴耶識.墮入常見外道而不自知.

殊不知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有生有滅,是因無始貪愛而感成的有識(阿賴耶識)之身

玄奘法師亦在[顯揚聖教論]提出:「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的經典根據作為「阿賴耶識」的經證,是引用《雜阿含》294經,相當於南傳《相應部》S.12.19. Baalena pandito(愚與智)。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Thu.04/28, 2005 07:1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何謂常見?

答:生死流轉中,錯認有個實有能生且永恆不變異的自體(上帝'梵我'真我'阿賴耶識)的存在.完全違背緣起法.這就是常見.

何謂斷見?

答:看不到因緣相續的前後變化關係,以為生命一死亡後就會永遠消失.否定輪迴的存在.這就是斷見.

何謂佛教的中道?

答:世尊說:遠離常見與斷見二個極端.肯定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存在.是為中道.

其中,斷見與佛教的[寂滅'止息]有何不同?

答:
簡單的說:斷見是沒有能力洞察因緣的相續變化,以為不用修行'不用斷除無明貪愛,死亡後就此憑空消失的了斷.

而佛教所說的[寂滅'止息]卻是利用因緣法而此滅故彼滅,真正止息無明生命的根源(四聖締中的集因)而不生.
PMEmail Poster
Top
不解
  發表於: Tue.05/03, 2005 12:52 pm








淨堂兄:
您說〝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
請問如此說法是不是說〝靈魂=阿賴耶識〞,若是,這是誰說的?出於何經?何論?靈魂,阿賴耶識,在南傳經典所說的六識是那一識?又如何證明﹖若不是又如何解釋,末學愚昧請兄說明,謝謝﹗
huh.gif
Top
淨堂
  發表於: Tue.05/03, 2005 04:0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不解 @ May 3 2005, 12:51 PM)
淨堂兄:
您說〝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
請問如此說法是不是說〝靈魂=阿賴耶識〞,若是,這是誰說的?出於何經?何論?靈魂,阿賴耶識,在南傳經典所說的六識是那一識?又如何證明﹖若不是又如何解釋,末學愚昧請兄說明,謝謝﹗
huh.gif

本人何時曾經有說過:〝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這種荒謬的話???
PMEmail Poster
Top
不解
  發表於: Tue.05/03, 2005 04:41 pm








淨堂兄:
對不起啦!不是您說〝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而是本主題上您引用,” 外道的常見是指:有一實有的永恆本體

巴利語 sassata-diむむhi。又作常邪見、常論。二見之一。為「斷見」之對稱。主張世界為常住不變,人類之自我不滅,人類死後自我亦不消滅,且能再生而再以現狀相續,即說我為常住;執著此見解,即稱常見。大慧書(大四七•九二三中):「常見者,不悟一切法空,執著世間諸有為法,以為究竟。」說此常見之外道,則稱常見外道。常見之見解有多種差異:即認為過去、未來之我及世間為常之見解中,計前際(過去)之我及世間為常者,有一分常、一切常之別;計後際(未來)為常,而分有想、無想等之別。六十二見中,十八種為前際分別見,其餘四十四種為後際分別見;其中以四種遍常論、四種一分常論(屬前際分別見)、十六種有想論、八種無想論、八種非想非非想論(屬後際分別見),及計極微為常住之極微常住論,總為計常論。諸經論中,多明示以空觀對治常見。 釋尊既不偏於常(有)見,亦不偏於斷(無)見。至於靈魂不滅(阿賴耶識不滅)說,即屬常見之一例,虛無主義則為斷見之一例,釋尊主張遠離有、無兩邊,而取中道。斷常二見,俱非中道,總名邊見,乃五惡見之第二。〔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瑜伽師地論卷六〕 “,能引用必定有您看法吧﹗
Top
淨堂
發表於: Tue.05/03, 2005 06:3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不解兄:

所謂無生,就是不生的意思.也就是於後世不再受後有生.因此下一世也沒有入胎識的存在.
沒有入胎識的存在.人類不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了嘛.

佛陀既說名色沒有一個我的存在.也教導人們能夠進入無生的方法就是去除無明貪愛.
於六根接觸六塵中不起無明貪愛,六根中的識就不會再與色受想行四蘊攀緣增長廣大.也就不會再有下一世的五蘊.既然不會有下一世的五蘊,也就不會有下一世的入胎識產生.這就能獲得真正的解脫.不會在六道輪迴中受苦了.

所以不生與永生是完全不同的.
根本上就不可能有一種物質能真正的永生的.既有生就必定會有滅.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