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7) « 最前 ... 5 6 [7]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阿賴耶識與七識的功能與運作!, 實修法門,轉依本心無生智!
履謙
發表於: Thu.01/10, 2013 10:32 a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91
會員編號: 4,859
註冊日期: 12/27, 12


不好意思!余插個嘴。余認為今日此論壇會如此混亂的原因,是因為「XX」的修習者,利用了論(特別是唯識論),混淆了佛所說的一切;而反駁的大德們,也因為要反駁他們,不得不鑽研論,但是自身卻不小心迷入論中走不出來,甚至被論所轉而不知!這不能夠指責任何一方,因為雙方皆是無辜。真要指責的話,要去指責始作俑者才對!
不過,余認為大家能夠平心靜氣,理性探討,就是件好事。余相信來此論壇觀看的大德,也是希望看到這樣的討論氛圍。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下去!
註:余並非說論不對,但是論只是一個參考答案,並非標準答案,故余認為在討論時,還是以經為主會比較好。至於論的話,自己閒暇時讀一讀,做自己修行的參考即可!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2:36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是的
八識論是玄奘大師 所創
與如來藏系是同屬漢地華文裡較通俗普遍被使用的論著
但是 並不等同全部的佛法都要配合區域性的典論吧
以(識住)作為論典的宗派很多
如六識論 七識論 還有九識論 內容都是相當精彩
彼此之間 也不盡相同
實在不應該 以單一論著而蓄意挑起宗派間的鬥爭
如來藏系的不太論及八識 注重在識藏與七識具
阿含經注重在六識與末那 沒立八識
還有九識論 對於菩薩地的立判也不同於八識論
所以後期的論說 彼此間有著很多的分歧 經論之間有點混亂
密宗部分派別 也不太承認唯識實有....
故還是要先理解各宗論典的差異 互相尊重才是
對於 只偏執唯一八識論的知識型學派 實在也不應該如此為反對而反對 ....
只爭那麼一點點面子 而不顧裡子 看了讓人笑話.....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2:4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引用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9:33 am





”引用
典型的以論見轉佛知見!


呵呵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轉轉佛知見,稱作「法輪常轉」。

也沒什麼不好的!

祝福你 早日入佛知見
而不是 心迷只剩個耍嘴皮的皮毛功夫
法華你邊都還沒瞧見啦 眼高手低 是上不了正式台面的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2:46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屨版主看得很清楚,說得很中肯!

諸佛無別說,唯一說!佛法本來就該依佛說!
才能減少諍論!雖然有時仍難免會有不同的解說!
並比起論來還是少很多!

而且論來論去,愈論愈遠,不見得如法說!
論只能當自己參考!儘量以經為主!

佛說了十二部經,一部小小的論如何能概括?
論只是方便接引初學,進入了佛門,還是得依佛說經典!
才不致各說各話!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靜明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3:02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696
會員編號: 124
註冊日期: 07/27, 05


後期的學論 都是針對佛說的一部份 加以成立學說 是很好的參考書
但是不能以後期的學論推翻佛說的吧...
後期學論著作者 本身的涵養與證量 也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見解與看法
但是論師們不會認為他們超越佛說或直接就聲稱代表佛說
後期學論本身就有著很大的差異 所以宗門間的鬥爭是非頻傳
佛法延續到我們現今一代 經過時空人事地物的交替 經與論已經混亂在一起
故造成如此的尷尬局面
又被有心人 貪名貪權貪利的作用下 毀壞佛法法義的言行 比比皆是

師兄就別放在心上喔 仍然要慈悲憐憫眾生喔 biggrin.gif smile.gif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3:16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所以你們就死在大腦的識神用識的理論裡biggrin.gif

我早就說過唯識學八識論有很多都是錯誤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3:18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這是學習的方法與習慣問題!
我們有責任提醒太眾,免得愈論愈遠!

看論很快,檢現成,等於別人做好了菜,
我們盡情享用就是了!

但我們永遠不會自己做菜!
不了解菜色,也無法享受做菜的樂趣!
有時還會餓肚子呢!

其實不要貪多,一部地藏經或普門品,
就足夠修行一輩子,看那麼多幹嘛?

修行就是化繁為簡,萬法歸一!
萬緣都要逐漸放下,何況法緣?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3:20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像無名及各位摸了十幾年

連阿賴耶識在哪裡都不知道

還能瞎扯八識論瞎扯那麼久? laugh.gif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Thu.01/10, 2013 08:42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淨堂真知道就去開題談談!

勿在此叫陣妨害別人論法!

要守規矩!

君子不重則不威!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1/11, 2013 02:40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古德說此言是值得商權!
想不到久而久之變成了
法華名句?

佛說有佛無佛,法爾如如!

眾生有覺迷之別!法華如如不動!
誰能轉法華,連佛都沒法轉?

論法要自己去悟入,才能增上!

爭相貼古人的言說,豈是論法?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Mon.02/25, 2013 08:30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非心非佛兄:

好好看看此題吧!

如何入手處?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Wed.02/27, 2013 01:46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楞伽是真如禪,還有師兄不清楚!

認為禪只有一種!

每種禪都有它達成的目標與聖位

靠經驗傳授沒世尊禪理教授的禪者是不知的!

真要修禪先深入世尊的禪理,

才不致盲修瞎練,走入歧途,外道著五陰魔而不知!

禪是不可說,但禪理可說!世尊說了很多禪經!

很多人被世間禪所盲,竟然貶佛為教下,謗佛謗法而不知!
本壇是不允許固執己見,而謗佛知見的言論!以免誤導初學!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Wed.02/27, 2013 02:00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其實有緣修禪的師兄都是法器,福報不淺!

不管什麼禪的基礎均是離欲梵行,
單梵行離欲一事就有大福報,
堪值人天供養!

所以與禪者論法是出力不討好,
因為他們誤認您在貶禪,護法善神會給您麻煩!
有如論密教同樣是出力不討好!

末學的目的在幫他們進入諸佛正禪,
並非與其論高下!希望不要誤解!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7) « 最前 ... 5 6 [7]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