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12) « 最前 ... 3 4 [5] 6 7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証無生忍與阿賴耶識關係?, 識性虛妄,轉識成智!
無名
發表於: Thu.03/15, 2007 03:56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善修習方便慧。善清淨諸道。善集助道法。大願力所攝。如來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善清淨深心思覺。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入無量智道。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無性為性。初中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


其他經典如有異說。歡迎提出辯正!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fathorse
發表於: Thu.03/15, 2007 05:42 pm








”引用

自稱實証實修者。竟引佛學辭典!
您己降為佛教學者!


tongue.gif
無名師兄不須額頭生出三條線

所謂隨順本就是一個玩意,依所證所得而各自表述
淨堂師兄因不熟悉實際操作方式 ,尚未得悉楞伽經係自證自印的寶典 ,而將其與楞嚴經一同視為不同版本的操作說明書來比較
所以依覺受思惟作種種論述 ,本就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偶爾就其所執 ,稍加揶揄也就是了,不必太認真

有朝一日,行至該處 ,是花是草 ,自是了明
Top
淨堂
發表於: Thu.03/15, 2007 07:5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淨堂師兄因不熟悉實際操作方式 ,尚未得悉楞伽經係自證自印的寶典 ,而將其與楞嚴經一同視為不同版本的操作說明書來比較


是喔

我覺得當一個人不知道楞嚴經的系統的修練與楞伽經是完全不同的

卻拿楞伽經系統與楞嚴經系統來相互比較

這才是真正的大笑話啊
rolleyes.gif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Thu.03/15, 2007 07:5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無名老先生:

證無生是在初地菩薩就能證得

可是要安住此境界必須要到達八地菩薩才能完全安住,這叫做證無生法忍

忍是安住之義

在八地之前為了要訓練安住在無生法的境界,從初地有伏忍、信忍、順忍等訓練方式

至少無名老先生要真知道菩薩的修行次第,你才有資格討論無生

laugh.gif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1:14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是喔

我覺得當一個人不知道楞嚴經的系統的修練與楞伽經是完全不同的

卻拿楞伽經系統與楞嚴經系統來相互比較

這才是真正的大笑話啊 


沒錯!這才是真正的大笑話!第一次聽楞嚴經的系統的修練與楞伽經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是由不相信大乘經典的淨堂說出。雖然無可信度。但請開示說說有什麼不同?

修行人要直心,誠心,真心。尤其是修禪法者。說什麼証無生忍不是八地。
引經証,又說什麼經不同。您的佛學辭典為何也引那麼多不同的經,連論說都引。
那您怎麼相信?

小孩子只想耍小聰明,佔點辯論技巧的便宜。見風轉舵,轉移焦點。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1:29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無名師兄不須額頭生出三條線

所謂隨順本就是一個玩意,依所證所得而各自表述
淨堂師兄因不熟悉實際操作方式 ,尚未得悉楞伽經係自證自印的寶典 ,而將其與楞嚴經一同視為不同版本的操作說明書來比較
所以依覺受思惟作種種論述 ,本就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偶爾就其所執 ,稍加揶揄也就是了,不必太認真
有朝一日,行至該處 ,是花是草 ,自是了明


Fathorse 兄:

末學才不會與淨堂認真。又不是第一次碰到。
只是每次均受騙。他根本不是來論法。老毛病不改!

末學是論法認真。不小心遺誤他人,可要負因果。
故求嚴僅!對不如佛說的論述。末學一定求正。
這不就是此壇的宗旨嗎? laugh.gif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fathorse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1:54 am








[QUOTE]
Top
fathorse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2:04 am








”引用

要安住此境界必須要到達八地菩薩才能完全安住,這叫做證無生法忍

忍是安住之義

在八地之前為了要訓練安住在無生法的境界,從初地有伏忍、信忍、順忍等訓練方式

tongue.gif
在下也來湊個熱鬧 ,向淨堂師兄請教
依圓覺經中有關對善知識的判斷方式有以下說明

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作、止、任、滅四病。

不知淨堂師兄的伏忍、信忍、順忍乃至安住等訓練方式 ,是如何離作、止、任、滅四病 ?

請淨堂師兄不吝賜教 ~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3:21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Fathorse 兄:

問得好!這是高級問題?

其實我們在習法中,為了完整了解法相
譬如從凡夫地如何漸次至佛地的整個修行過程等
我們常有疑問。且藏經的收集也沒有依修行的漸次,
都要靠我們自己上天下海去蒐集,因佛不止在人間說法,
也不止跟我們相儕程度的聲聞說法。

等於我們進入一所混和學校,裡面從幼稚班至博士課程均有,
且又不限制我們聽課,也不分班。完全放任自由聽課。

所以如果大家能謙虛提出問題,共同提出答案,論法實不亦樂乎!
可惜的是有些法友,什麼課都上,連校外補習班也聽課,以多聞取勝,
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東引西引,連自己都迷迷糊糊,還要別人相信!

末學從始至終即以為圓覺比楞枷高深,雖文字淺顯。看問法眾即可知!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5:43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證無生是在初地菩薩就能證得
可是要安住此境界必須要到達八地菩薩才能完全安住,這叫做證無生法忍
忍是安住之義
在八地之前為了要訓練安住在無生法的境界,從初地有伏忍、信忍、順忍等訓練方式



哈!就是死不認錯。証本來就是安住。不安住怎能稱証?
証無生就是證無生法忍的簡說。不要強辯!

學禪的人,難到搞不懂悟與証之別?

而且伏忍、信忍、順忍,法忍與楞嚴的五十五聖位,與楞枷,華嚴的菩薩十地有不同嗎?不過是佛說給波斯匿王聽,進一步詳說而己。您以為快惡補一下,找出仁王般若新名相就可混過關了嗎?

佛說法只有一相,只是對不同資質聽眾有所增減。眾生業異得道得果不同。故有無量義。但法無差別。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fathorse
發表於: Fri.03/16, 2007 09:29 am








”引用

這是高級問題?


tongue.gif

無名師兄您這個問號下的真妙 !

不僅看出詐局所在並且不著痕跡的在完整法相、漸次、悟與証之關係的來去之中答問

laugh.gif
會心之餘, 佩服 ! 佩服 !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03/16, 2007 10:27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沒錯!這才是真正的大笑話!第一次聽楞嚴經的系統的修練與楞伽經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是由不相信大乘經典的淨堂說出。雖然無可信度。但請開示說說有什麼不同?


對於無名老先生的無知程度

我真的很感到無奈


楞嚴經是以果來修因,先體認如來藏性,先到乾慧位,然後才從初信起修

而華嚴經及楞伽經都是以因修果

修法完全不一樣

至少無名兄要知道楞嚴經的修練方式與華嚴經及楞伽經都是不同的


這樣才不會再鬧大笑話 laugh.gif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03/16, 2007 10:33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哈!就是死不認錯。証本來就是安住。不安住怎能稱証?
証無生就是證無生法忍的簡說。不要強辯!


證怎麼能算是完全安住呢

初地菩薩已證無生

可是在心的粗行相上仍然會對境起心

所以才需要從伏忍’信忍’順忍來訓練

可是他有八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嗎

無生法忍的忍才是到達一定程度的安住之義

若連這種基本佛法都不懂

不看祖師的論文

也不看佛經的說法

也不實修

老是依照自己的大腦來猜測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03/16, 2007 10:41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在下也來湊個熱鬧 ,向淨堂師兄請教
依圓覺經中有關對善知識的判斷方式有以下說明

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作、止、任、滅四病。

不知淨堂師兄的伏忍、信忍、順忍乃至安住等訓練方式 ,是如何離作、止、任、滅四病 ?

請淨堂師兄不吝賜教


圓覺經的作、止、任、滅四病

只是在理上的說法

事修上是有一定的次第

是以事修的次第來漸漸達到符合理的圓滿知見

事實上要離此四病至少要在阿羅漢或八地菩薩的程度

不可能一步就登天

可不要將訊練方式與理上的圓滿知見來混淆在一起啊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03/16, 2007 10:46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所謂初地菩薩證人法二空的無生

是從十八界本是蘊處空上去觀察的

經典記載證初地的龍樹菩薩就是徹觀蘊處空

這與阿賴耶識也沒有直接關連

PMEmail Poster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12) « 最前 ... 3 4 [5] 6 7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