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6) [1] 2 3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關於無我
沈靜
  發表於: Tue.02/12, 2013 09:16 am








關於無我
這個詞各有解讀
有一大部派謂:我們現在生為人,但本來不是人,甚至連什麼也不是,而只是十二因緣連續的勾鎖形成一個樣狀,本來是[無我]的,今投胎成[我],帶來無休止的苦,所以,現在要修[無我],以其能回復[無我],達到苦的止息.

另有一大部派認為:生為人,常常為了[我執]而衍生損人利己的事來,近而帶來無限煩惱,修行要斷煩惱,首要斷[我執];[執著不捨]的念頭,便是要去除的功課,沒了煩惱,心境就可達到涅槃的境地

上述第一種以[事],求解決煩惱因,煩惱的宿主是肉身,那麼修不要有肉身,不來投胎成人,即可永遠解決此一大禍患.

第二種主述[理],既然知道煩惱來自[我執]的觀念行為,那麼整治這個思想即可,修行便是修正這種偏差的[執著],一但觀念和行為改正了,煩惱減少或不來,那麼不動這個身軀,也能達到無煩惱入涅槃心境,無損生為肉身的人,因此,來胎亦無妨,這便是菩薩不懼入說娑婆的原因.

rolleyes.gif
Top
沈靜
  發表於: Tue.02/12, 2013 11:58 am








小的先接觸到大乘佛法,總是常在談七識我執是如何的危害身心,常聽講,我們要去除我執才可消除煩惱...

後來,到南傳的部落格去,聊佛法談無我,經常滿頭包;他們講究五蘊皆空,本來無有這個身體,所以要厭棄和捨離此色身,以及色身所衍生的事情,來達到無我...

就我接觸南傳的經驗,很多人對於[無我]這個境地體認紛雜,莫衷一是,絕大部份行者對未來不能也不敢定位,投入佛法的情境深遂,也不想探究,所以,然情緒全然的放入,思想如銅牆鐵壁,對於教條,只有修的份,沒有置喙的餘地...

對於[無我]一義的功課常是觀修如何不起六心六境,也就是盡量心平不要亂動念,這使我有種啥事都最好不要辦的錯覺....

際此,佛法也不脫開玄秘的義理,不起心做啥?人能不起作用心嗎?然後呢?死後世界不探討,啥樣都不知,能保證未來不要來投胎嗎,只好說佛說,這涉及玄秘,沒有自己的客觀見解,只有跟從,我不喜歡純情感的道路...

大乘的無我說則比較開明合理,讓人願意跟隨和相信,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觀念和行為, huh.gif 也是去除我執的功課.
Top
fathorse
發表於: Wed.02/13, 2013 02:19 am








對境不生....然後離受

但依然在花花世界中活著
Top
沈靜
  發表於: Wed.02/13, 2013 08:38 am








對境不生....然後離受

但依然在花花世界中活著

~~~~~~~~~~~~~~~~~~~
甚佳的幾個字 道盡一切解脫法
但要在日作中做到卻甚難

我認為網路討論者最好能列出平日生活當中常遇到的引起苦惱的事件一一列出來,明細的探討:如何 --[對境不生....然後離受 ]可能範圍很廣,但卻能利益普羅大眾

例如:面對社會的---你在外面車子與人差撞糾紛,當下引致苦惱,要如何不苦惱(當時在情境當中你能做到嗎)
面對家人上司,同事,下屬引起的無限事端,引致苦惱(當時在情境當中你能做到嗎)

或許,不說境來討論面對事件時,都是這個心所引起,那你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有一個穩定不亂不生苦惱的心,行嗎?面對事件時,是要對話表態,要動意識的,如果要練成不動心,以一對萬,那麼需要我們來包羅萬象的談,就我的經驗這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有探究還是有作用... wink.gif

Top
無名
  發表於: Wed.02/13, 2013 11:50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二位師兄新年快樂,都說得很好!

的確!要對境不起是不容易,尤其是突然發生的事!

最好的辦法可能是緩處理,冷靜一分鐘再處理!
所謂事緩則圓!

要無我是不容易,平常要多練習,多思維,
如此臨時碰到就不會手忙腳亂!

在家人狀況很多,要無我真不容易,尤其是有家有眷的人!
很多事情都必須去面對,不處理不行,一處理煩惱就起!
能夠把一切看淡,不在乎,自然少煩惱!

所以讀經的好處是一直在提醒我們要放下,看得開,淡化!
不過有時業障現前,想停止煩惱也是止𣎴住的!

末學以為學習生活單純是第一步,為什麼修行人要出家?
一切簡化就少煩惱因!等到煩惱果出現就太遲了!

做任何事以前,先想想會造煩惱果嗎?
多一事真不如少一事,可減少很多煩惱!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沈靜
  發表於: Wed.02/13, 2013 12:58 pm








末學以為學習生活單純是第一步,為什麼修行人要出家?
一切簡化就少煩惱因!等到煩惱果出現就太遲了!
~~~~~~~~~~~~~~~~~~~~~~~~
我認為是很重要的重點
Top
無名
  發表於: Wed.02/13, 2013 02:12 p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引用
我很難理解南傳的[非我非、我所的]這句意見

常在網站看到討論常說:凡事是[非我非、我所的]卻誤認為[我]


沈師兄:

南傳此句應是[非我,非我所的],標點有問題!
也常言,無我,無我所!

我所即法義!應是我法二執之義!

簡單說是身體及想念!

我們一般人均受身體及想念的支配!

所作所為均在滿足身體的需要,
及滿足自己的想法!

退一步即海闊天空!

身體與想法均假!無法保持身體不壞,
想念也是變來變去!身體壞了想念也消失了!

想念是觀念,想法,信仰及價值系統!
PMEmail Poster
Top
fathorse
發表於: Thu.02/14, 2013 03:53 am








”引用
但要在日作中做到卻甚難


沈靜師兄

其實不難,不好受是真的,可以看著自己的肉體為著某個SB的原因在哀爸叫母
但回首也不過笑笑而已,而且福利特權都會有
至少可以看清楚以及有選擇的權利 ( tongue.gif 只是入門...和佛法關係不大)
Top
沈靜
  發表於: Thu.02/14, 2013 04:55 am








”引用
沈靜師兄

其實不難,不好受是真的,可以看著自己的肉體為著某個SB的原因在哀爸叫母
但回首也不過笑笑而已,而且福利特權都會有
至少可以看清楚以及有選擇的權利 (  只是入門...和佛法關係不大)

師兄應該有很好的修證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但我希望是:不要回想,而在動態的對應當中,就能立即[不受]以及不起壞因... ph34r.gif
Top
沈靜
  發表於: Thu.02/14, 2013 05:11 am








”引用
沈師兄:

南傳此句應是[非我,非我所的],標點有問題!
也常言,無我,無我所!

我所即法義!應是我法二執之義

簡單說是身體及想念!

我們一般人均受身體及想念的支配!

所作所為均在滿足身體的需要,
及滿足自己的想法!

退一步即海闊天空!

身體與想法均假!無法保持身體不壞,
想念也是變來變去!身體壞了想念也消失了!

想念是觀念,想法,信仰及價值系統!

所見略同簡單卻正確
若[有我我所]是個問題觀念,非觀念的宿主---身體--的問題---這是北傳佛法的要義
既然,只是觀念和行為的修正,那麼可表示現世即可能解脫,何必厭棄色身,且剛好拿來增益哈哈1
Top
fathorse
發表於: Thu.02/14, 2013 11:55 am








”引用
但我希望是:不要回想,而在動態的對應當中,就能立即[不受]以及不起壞因.


沈靜師兄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這段楞嚴經經文是基礎,只要儘可能保持就有機會積累增進,沒有規定需一次到位

此外,只要肉身在世就沒有[不受]以及[不起]機會,那可是寶貴的觀察工具
千萬注意,受不受&起不起如同修行一般,永遠只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外來的玩意,這世上同時存在的訊息那麼多,為何自己會有條件的起反應???
Top
履謙
發表於: Thu.02/14, 2013 03:33 pm

所屬群組: 版主
**
發表總數: 191
會員編號: 4,859
註冊日期: 12/27, 12


fathorst兄:會有條件產生反應,就是因緣和執念之所在。故「無我」為何?即離我執也!
以上所言,僅為個人意見。
PMEmail Poster
Top
沈靜
  發表於: Fri.02/15, 2013 12:24 am








小白說得很正確,我喜歡

不過,我覺得練境要比打坐觀心有用
我以為,平常打坐觀心,想來對付動態的境遇,如同花拳繡腿,不管用

動的還是要歷過動,才能有免疫力

除非,那人沒事幹,整天打坐,不過這也屬離境的一種,,等他下山後,考驗就來了,哈哈

實際演練動態的境衍生的事,要比打坐有用了.... blink.gif
Top
fathorse
發表於: Fri.02/15, 2013 01:00 am








”引用
不過,我覺得練境要比打坐觀心有用
我以為,平常打坐觀心,想來對付動態的境遇,如同花拳繡腿,不管用

動的還是要歷過動,才能有免疫力

除非,那人沒事幹,整天打坐,不過這也屬離境的一種



當住此處入三摩提。...................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沈靜師兄
日常生活就是道場,也是個境

沒 "住" 的基礎與前提........... tongue.gif

此外,打坐功夫不到家.......屬離境的一種(可內發輕安,令人生活愉快~)
基礎與前提俱足時.......世界更寬廣....也更危險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即使三觀初首方便有成.......也只是個開始
Top
無名
  發表於: Fri.02/15, 2013 01:12 am

所屬群組: 站長
**
發表總數: 10,729
會員編號: 16
註冊日期: 02/19, 05


假如我正在上教授的課正在說到:[一切法皆是無常、苦、無我的現象]那麼我會提出質問:離了或沒有了[無常、苦、無我]會是什麼樣子

我想像教授也不能確切的說出來,若不能確切的說出來,學生我就會認為我可能白修,可能會放棄這門學問

若教授說出他已經不會有[無常、苦、無我],那麼我會替他高興,且問他不會有[無常、苦、無我]是什麼樣狀態,假如他能說出,我會問教授現在在說話的,表示的,指稱的,言語行為是否[五蘊]之一
不知教授是否能答,若他不能答,這有脫離五蘊嗎

沈靜認為,五蘊無辜,只有[執取到生苦]才會受害

有需要害怕五蘊嗎

人活著一動念就有想,有五蘊串連,諒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什麼是我認為的非我我所;我以為,放下了有我我所的[執取]就是達陣非我我所的功課,達到後,一切生活作思還是沒變,只是內在心的轉變而已,達到後,回想過修習過程那些一堆名詞都抵不過[執取]這二字,都要過[執和取]兩大門將這關,此後,色受想行識仍照常運作,有可怕嗎?
∼∼∼∼∼∼∼∼∼∼∼∼∼∼∼∼∼∼∼∼∼∼∼∼∼∼∼∼∼∼∼∼
沈師兄說得很深入,特引來此給大家參考!

阿彌陀佛!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6) [1] 2 3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