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37) [1] 2 3 ... 最後 »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答悉遙聞入胎識的問題, 兼論阿賴耶屬識陰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3/11, 2010 10:04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引用
悉遙聞 發表於: Wed.02/24, 2010 03:07 am 
慈憫心躲去哪了,選擇題都不會,幫你再加一個選項
這不叫談
能不能請慈憫心言簡意賅的說,入胎識是第幾識?
我出選擇題好了

(1)前五識之一
(2)第六識
(3)第七識
(4)第八識
(5)我慈憫心不知道,饒了我慈憫心吧
選擇題都出來了,一招斃命



悉遙聞,以唯識學來說,入胎識是第八識,但是,此無佛經為證,龍樹亦不如此說,可見此說為方便說,非究竟說。

究竟說來,無有來去,何有出入?

但是如果認為有一個不生不滅之心識在出出入入,出胎入胎

這為佛陀在阿含經中所破斥,是自性見,是我見

不可不慎

前些日子沒上網,不如就從這開始吧。
PMEmail Poster
Top
參訪
發表於: Thu.03/11, 2010 08:4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1
會員編號: 2,269
註冊日期: 06/26, 09



慈憫心說:【悉遙聞,以唯識學來說,入胎識是第八識,但是,此無佛經為證,龍樹亦不如此說,可見此說為方便說,非究竟說。】(法義辨正論壇•發表於:Thu.03/11, 2010 10:04 am)


不知道慈憫心是讀經論讀不懂,還是孤陋寡聞而沒有讀到。

《長阿含經》卷12:「世尊說法又有上者,謂入胎。……此法無上,智慧無餘,……」(CBETA, T01, no. 1, p. 77, a11-17)

佛所開示智慧無餘之法,都被慈憫心說成是方便說了!這慈憫心到底懂不懂佛法,大眾也就心知肚明了!

慈憫心如果死鴨子嘴硬,那難堪的場面就會繼續。
PMEmail Poster
Top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3/11, 2010 09:4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引用

不知道慈憫心是讀經論讀不懂,還是孤陋寡聞而沒有讀到。


《長阿含經》卷12:「世尊說法又有上者,謂識入胎。……此法無上,智慧無餘,……」(CBETA, T01, no. 1, p. 77, a11-17)


這裡佛經有說『識入胎』之識,是第八識嗎?沒有吧。

以唯識學來說,入胎識是第八識,但是,此無佛經為證

有本事就請蕭家班找出『佛經』當中,說『入胎識是第八識』的明證

否則,當然就是說人難堪的繼續難堪囉! smile.gif

PMEmail Poster
Top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3/11, 2010 10:0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事實上,找不到一部佛經當中說『第八識是入胎識』

依《法蘊足論》當中所摘錄的佛經原文

十二因緣當中的識支
佛陀清楚明白的指出,是『中陰身』(又稱健達縛)

也就是說,入胎的『識』就是中陰身
中陰身可以看作等於第八識嗎?

如果中陰身可以看作等於第八識,那麼,第八識屬於五陰所攝,又有什麼疑義?因為中陰身就屬於五陰身的!

蕭家班想要用十二因緣的『識』支,證明第八識不在五陰中,真是痴人說夢。反而更證明,第八識就在五陰中。

《法蘊足論》
復次《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廣說乃至。與羯剌藍自體和合。此羯剌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爾時非理作意俱生名色為緣。起俱生識。是名名色緣識。


PMEmail Poster
Top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3/11, 2010 10:19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如果入胎識一定只是第八識,會產生一個問題:『下二果聲聞、菩薩正念正知入胎,心不顛倒』,第八識不與『念心所』相應,如何正念入胎呢?正念正知入胎,必然是與六識相應念心所的作用。

又,入胎之時,男於父生嗔、於母生愛,一剎那而入胎,這於母生愛,也不是第八識的作用吧!所以,入胎之識,必然不會只有第八識的。

所以,龍樹菩薩在解釋十二因緣『識』支時,完全不採用『第八識』的說法。

蕭家班應該不會連《大智度論》都沒有看過吧。

PMEmail Poster
Top
淨堂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2:32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2,352
會員編號: 18
註冊日期: 02/19, 05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嗏帝比丘的邪見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同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附近的比丘們中,有一位原為漁夫兒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訴其他比丘說:
  「我確實聽世尊說過,在生死中流轉的識,是不變的。」   其他比丘們知道了,紛紛來規勸他說:
  「嗏帝學友!不要這樣說,不要誹謗世尊,世尊不曾這樣說。世尊用各種方法,都在教導我們『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怎麼會像你說的那樣呢!」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堅持己見,聽不進其他比丘的糾正勸導。大家沒辦法,只好去稟告佛陀。
  佛陀請人叫嗏帝比丘來當面確認,嗏帝比丘還是那樣說。於是,佛陀便更進一步追問嗏帝比丘:
  「嗏帝!你說的識,指的是什麼?」
  「世尊!就是那能說、能感受、能到處經歷善、惡行而受業報者。」  

 「你這個愚癡人啊!究竟從誰那裡聽我這樣說的?我不是用各種方法說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嗎?你這個愚癡人啊!我不曾這樣說,而你自己卻作這樣的曲解與誹謗,這會傷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過,會讓你長遠受苦的。」
  於是,佛陀轉問在場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聲回答:
  「世尊!您確實用各種方法教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所以,識隨著所引生的因緣,就有不同的名稱,如從眼睛看見東西所生起的識,就稱為『眼識』;從耳聽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觸物、意識法的因緣而生起的識,就分別名為『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像火,其名稱可以從所引生的燃料來稱呼一樣,如燒木柴的火,稱為木火;燒一捆捆柴的火,稱為薪火;燒乾草的火,稱為草火;燒乾糞的火,稱為糞火;燒穀殼的火,稱為穀殼火;燒垃圾的火,稱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只有這個愚癡的嗏帝比丘,顛倒了文句與含義,既誹謗了我,也傷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過。你這個愚癡人!知錯了嗎?」
  受佛陀這般責備,嗏帝比丘內心憂慼,無言地低頭,若有所思。
  佛陀責備過嗏帝比丘後,繼續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你們看到眾生了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眾生需要依賴食物提供的營養,才能生存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當食物供給的條件消失了,眾生就會死亡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如果不確定以上說的這一些,那麼就會有懷疑,不是嗎?」
  「的確,世尊!」
  「比丘們!如果以正慧如實見以上所說的這一些,那麼就不會有所懷疑了,不是嗎?」
  「是的,世尊!」
  「比丘們!如果你們對這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起了執著:珍愛它、寶貝它、擁有它,那算瞭解我教導過你們的筏喻法:筏是用來渡河,不是用來喜愛執著的嗎?」
  「不算瞭解,世尊!」
  「比丘們!如果有外道問你們:『道友!你們確知這樣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用處?有什麼功德呢?』你們應當怎麼回答?」
  「世尊!我們會這樣回答:『道友!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是為了厭離欲貪,是為了離欲,是為了如實知的緣故』。」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確實應該這樣回答。
  比丘們!眾生當生與來生,都需要四種食物來維持與延續生命。哪四種呢?即物質性的摶食,可以生起感受的觸食,求生意志的思食,以及攀緣執取的識食。
  比丘們!這四種食物的需求從何而來呢?其根源的『集』是什麼?從哪裡生起,從哪裡製造出來的呢?
  那是『愛』!
  愛又是從何而來?其根源的『集』是什麼?從哪裡生起,從哪裡製造出來的呢?是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這就是從無明而有行,從行而起識,從識而起名色,從名色而起六入處,從六入處而起觸,從觸而起受,從受而起愛,從愛而起取,從取而起有,從有而起生,從生而有老病死、憂悲惱苦。
  因此,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還會耽湎於過去,想著:『我過去存在或不存在?我過去是什麼?後來又變成怎樣?過去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這樣的知見,還會飛馳於將來,想著:『我將來會存在或不會存在?我將來會是什麼?之後又會變成怎樣?我將來會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這樣的知見,還會困惑著眼前『我存在或不存在?我是什麼?如何存在?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團、惡意讓如來流血』等五大重罪嗎?還會故意犯戒、捨戒、放棄在僧團中修學嗎?或者,轉向跟隨外道修學、求福、持咒,以求離苦息苦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有第八次的輪迴受生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因尊敬老師而說嗎?會因大沙門世尊這樣說就跟著說嗎?還會去追隨其他人為老師嗎?還會獻身於尊奉一般沙門、婆羅門,重返他們的喧鬧討論,以及求吉祥的符號儀式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你們只會說自己所知、所見,以及自己所瞭解的,是嗎?」
  「是的,世尊!」
  「很好啊!比丘們!我以『當生可見證、可直接領受、勸引驗證、向上引導、智者內證』的正法來教導大家,我為大家說的,就是這樣的法。
  比丘們!有『健康』的『精卵結合』,以及有相應的『識』三個因緣俱足了,才會有胎兒。經九個月或十個月的懷孕,嬰兒才會出生。嬰兒出生後漸漸養育長大,生理上諸根也漸漸成熟。
  生理上諸根成熟以後,由於不具正念,對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所以,當眼看、耳聽、鼻聞、舌嚐、身觸、意識時,遇到喜歡的就樂著,不喜歡的就憎惡,因而罪惡的行為就在其中不斷地發生。這樣,從覺受的樂愛,就有了執取;有了執取,就有蓄勢待發的有;然後是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苦聚集。比丘們!這一切,不都是以具足愛,由愛所繫縛而形成的一連串相接續的嗎?」
  「是啊,世尊!」
  「比丘們!正等正覺的如來,心具正念,對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所以對每一個眼看、耳聽、鼻聞、舌嚐、身觸、意識,喜歡的不會樂著,不喜歡的也不會憎惡。這樣,對覺受不會有樂愛,樂愛止息了,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苦,也就止息了。比丘們!這一切,不都是以愛的息滅,而達到解脫的嗎?」
  「是啊,世尊!」
  「比丘們!要記住這愛盡解脫的簡要教導,也要記得嗏帝比丘,這個被困在愛之大網束縛中的漁夫子之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覺同修會及蕭平實都犯下與嗏帝比丘同樣的邪見,都認為在生死中流轉的識,是不變的 rolleyes.gif laugh.gif
PMEmail Poster
Top
參訪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0:33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1
會員編號: 2,269
註冊日期: 06/26, 09


恭錄《識蘊真義》內文一段:
【古天竺的小乘法師安慧,與其徒弟西域的般若趜多,他們師徒二人極力否定大乘法,特別是其徒弟般若趜多,他常常指責說:「《瑜伽師地論》是外道論。」 玄奘大師在前往天竺時,因為阻雪而不能出發前往天竺,在西域長住二月有奇,在此期間曾經多次與般若趜多論法。初時般若趜多曾勸大師莫往天竺求法,自謂已懂全部佛法,願收 大師為徒弟;及至 大師問求《瑜伽師地論》時,般若趜多竟然謗為外道論,力勸 大師莫前往天竺修習此論。 大師甫聞,即知其人不懂大乘佛法,以此緣故而判斷其亦不可能懂得小乘法;乃就般若趜多所專弘之小乘《俱舍論》法義徵詢之,果然處處錯解;大師即以彼所宗之《俱舍論》中二乘正法,破斥般若趜多所說之二乘法,導致後來般若趜多不敢再見 大師,往往避不見面論法。後來更因此故,惱羞成怒,故意造作《破大乘論》,誹謗大乘正法,導致後來玄奘大師甫聞其論時,立即連夜寫作《破惡見論》(亦名《制惡見論》),破斥其邪說。由此事實,可知般若趜多與安慧二人,本質正是專弘小乘法之小乘法師,而且是以誤會後之二乘法來弘揚二乘法,卻又假冒為大乘法;他們所宗的正量部教義宗旨,也正是專弘《俱舍論》者,所以他們師徒二人其實都是假冒大乘法師之名,而行否定大乘法之實。】

般若趜多既然遭聖 玄奘菩薩破斥而難以回辨,後來甚至還不敢面見菩薩論法,就應該有所警覺自身所學錯繆,應該要謹慎思維、虛心學習;怎麼一個修學「佛道」的人卻反而因為不甘遭破斥而故意再造作《破大乘論》來破法呢?一個佛教界中如此重要的人物尚且如此,一個佛法論壇的版主 – 慈憫心,也是如此行勁,古今破法者之身口意行,可真是有志一同啊!


慈憫心說:【悉遙聞,以唯識學來說,入胎識是第八識,但是,此無佛經為證,龍樹亦不如此說,可見此說為方便說,非究竟說。】(法義辨正論壇•發表於:Thu.03/11, 2010 10:04 am)


《長阿含經》卷12:「世尊說法又有上者,謂入胎。……此法無上,智慧無餘,……」(CBETA, T01, no. 1, p. 77, a11-17)

佛所開示智慧無餘之法,都被慈憫心說成是方便說了!這慈憫心到底懂不懂佛法,大眾也就心知肚明了!更何況,方廣唯識經典乃是第三轉法輪所宣說,乃至最無上了義之法。慈憫心既然知道從唯識而言,入胎識是第八識,那就是了義說,怎麼會把第三轉法輪所宣說的了義法謗為方便說。慈憫心的「佛學」常識有多麼欠缺,可見一般。


《入楞伽經》卷9:
依父母和合,阿梨耶意合,
 如蘇瓶等鼠,共赤、白增長

 辟尸厚泡瘡,不淨依節畫,
 業風長四大,如諸果成熟;
 五及於五五,及有九種孔,
 諸毛甲遍覆,如是增長生。

 生如糞中蟲,如人睡中寤,
 眼見色起念,增長生分別;
 分別及專念,斷齒脣和合,
 口始說言語,如鸚鵡弄聲。
 諸外道說定,大乘不決定,
 依眾生心定,邪見不能近。
 (問:)我乘內證智,妄覺非境界,
 如來滅世後,誰持為我說?
 (答:)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
 大慧汝諦聽:有人持我法,
 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CBETA, T16, no. 671, p. 569, a8-27)


因為慈憫心一向口頭上裝作一副勸誡他人信受經文聖教的清淨模樣,但是自己的主張與聖教不符時,卻又一副老子就是不屑這些經文的可恥模樣。所以,還是得辛苦一點,再恭錄另一譯本,看看是否有機會讓慈憫心懂得檢討:

《大乘入楞伽經》卷6:
依父母和合,如蘇在於瓶;
 阿賴耶意俱,令赤、白增長
 閉尸及稠胞,穢業種種生;
 業風增四大,出生如果熟。
 五與五及五,瘡竅有九種,
 爪甲齒毛具,滿足即便生。

 初生猶糞虫,亦如人睡覺;
 眼開見於色,分別漸增長。
 分別決了已,脣齶等和合;
 始發於語言,猶如鸚鵡等。
 隨眾生意樂,安立於大乘;
 非惡見行處,外道不能受。
 (問:)自內所證乘,非計度所行,
 願說佛滅後,誰能受持此?
 (答:)大慧汝應知:善逝涅槃後,
 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
 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
 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

 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
 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CBETA, T16, no. 672, p. 627, c3-22)


在這段預記 佛入滅後,當來世有聖 龍樹菩薩出世住持 佛所傳授的大乘妙法經文中,開示了「入胎」的相關義理。經文「依父母和合,如蘇在於瓶;阿賴耶、意俱,令赤、白增長。」依父母和合而有赤 - 母血、白 – 父精所成羯羅藍(受精卵),阿賴耶識、意根與羯羅藍共俱,而令羯羅藍增長

佛明確開示「意根與阿賴耶識入胎而令羯羅藍增長」,就已經明確開示「入胎識就是第八識」,怎麼會沒有經文呢?若不是慈憫心讀不懂經文,就是孤陋寡聞而偏要裝成一副見多識廣的模樣而說「入胎識是第八識,但是,此無佛經為證」。然而事實證明「入胎識是第八識,是有佛經為證的」,而且聖 龍樹菩薩也是住持「入胎識是第八識」之無上妙法的。(聖 龍樹菩薩如何開示相關義理,留在後面再舉證辨正之)



《大寶積經》卷55:「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若有眾生欲入胎時,因緣具足便得受身,若不具足則不受身。云何名為緣不具足?所謂父母起愛染心,中陰現前求受生處,然此父母赤、白和合,或前或後而不俱時;復於身中各有諸患,若如是者則不入胎。……」(CBETA, T11, no. 310, p. 322, a24-29)

意根及阿賴耶識須具足種種因緣才能入胎:父母起愛染心而和合、中陰身業力故而來到父母和合處、父母條件具足(如母親的排卵期、父親的精蟲數、力等條件)、母親的色身健康足以懷孕……(其中還須與父母業力相符…等條件)。


《大寶積經》卷56:「難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淨,中有現前見為欲事,無如上說眾多過患,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風大雨及雲霧想,或聞大眾閙聲。作此想已,墮業優劣。復起十種虛妄之相,云何為十?我今入宅、我欲登樓、我昇臺殿、我昇床座、我入草菴、我入葉舍、我入草叢、我入林內、我入牆孔、我入籬間。難陀!其時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應知受生名羯羅藍;父精母血非是餘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緣,為『 』所緣,依止而住。譬如依酪瓶鑽人功,動轉不已,得有酥出,異此不生。當知父母不淨精血羯羅藍身,亦復如是。」(CBETA, T11, no. 310, p. 328, b16-c1)

中陰身來到父母和合處,若將生為男眾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將生為女眾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便心生顛倒起種種虛妄想、相而入胎。由父母和合所出「父母精血」合為羯羅藍「為『』所緣,依止而住」。這裡開示了「識」緣於羯羅藍而住,對照楞伽寶典的開示,就知道此緣於羯羅藍而住之「識」,即是第八阿賴耶識。


由於慈憫心實在鈍根太甚,故不厭其煩地把這兩段經文同列一起來方便比對:

《大乘入楞伽經》:「依父母和合,如蘇在於瓶;阿賴耶、意俱,令赤、白增長。」
《大寶積經》卷56:「應知受生名羯羅藍;父精母血非是餘物,由父母精血和合因緣,為『』所緣,依止而住。譬如依酪瓶鑽人功,動轉不已,得有酥出,異此不生。」


楞伽寶典開示意根及阿賴耶識入胎以後,令羯羅藍的增長過程為「閉尸及稠胞,穢業種種生;業風增四大,出生如果熟。五與五及五,瘡竅有九種,爪甲齒毛具,滿足即便生。」這裡開示的極為簡略,現在就對照《大寶積經》前、後的開示:


《大寶積經》卷55:「復次,阿難!如是之身處在母胎,凡經『三十八』七日已,方乃出生。
第一七日處母胎時,名歌羅邏,身相初現,猶如生酪;七日之中,內熱煎煮,四大漸成。
第二七日處母胎時,所感業風,名為遍滿;其風微細,吹母左脇及以右脇,令歌羅邏身相漸現,狀如稠酪,或似凝酥,內熱煎煮,便即轉為安浮陀身,如是四大漸漸成就。
第三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藏口,由此風力令漸凝結;其安浮陀轉為閉手,狀如藥杵,而復短小。於其胎中內熱煎煮,如是四大漸漸增長。
第四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攝取,由此風力能令閉手轉為伽那,狀如溫石;內熱煎煮,四大漸增。(至此即楞伽寶典「業風增四大」
第五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攝持,由此風力能令伽那轉為般羅奢佉,諸皰開剖,兩髀兩肩及其身首而便出現,如春陽月,天降時雨,樹木枝條而便出生。因業風力,諸皰現時,亦復如是。(至此即楞伽寶典「五與五及五」
第六七日處母胎時,……
…………
第九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分散,由此風力現九種相。云何為九?所謂眼耳鼻口大小便處名為九相。(至此即楞伽寶典「瘡竅有九種」
第十七日……
…………
二十五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曰持城,由此風力令其子身血肉增長,漸漸滋潤。
二十六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曰生成,由此風力便即能生髮毛爪甲,一一皆與諸脈相連。(至此即楞伽寶典「爪甲齒毛具」
二十七七日處母胎時,……
…………
三十八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曰拘緣,由此風力即便迴轉。復有一風名為趣下,能令其身頭向於下,長伸兩臂,漸欲出生(至此即楞伽寶典「滿足即便生」 )。然其此子或於前世,曾經積集墮落之業,令其此身手脚縱橫,不能轉側;惡業緣故,於母腹中而便捨命,母於此時受大苦惱,或復命終。若於前世修諸善業作長壽因,臨欲生時,母子安隱,無有如上惡業諸苦。過於『三十八』七日已,欲出胎時受種種苦,方乃得生。是故當知:受此身者,實為大苦。初出胎時,若男若女,適生墮地,或以手捧,或衣承接,或在床席,或在屋中,或復地上,或逈露處,或在日中,或冬夏時冷熱風觸此身,初生受大苦惱,如生剝牛觸於牆壁;或復露地隨在之處為蟲所食,亦如有人而為蚊虻諸蟲唼食,復加杖捶而鞭撻之。初出胎時,以煖水洗觸其身時,所受之苦亦復如是。兒既生已,漸漸增長,母身所出雜血之乳而養育之;我於諸餘經中,先已廣說。是故當知:此身皆是不淨眾苦之所成就,誰有智者,於生死中而當愛樂如是之身?」(CBETA, T11, no. 310, p. 323, a9-p. 325, a14)


在同部經中的相關義理:

《大寶積經》卷56:「復次,難陀!如是應知凡入胎者,大數言之,有『三十八』七日。初七日時,胎居母腹,如[打-丁+屑]如癰,臥在糞穢如處鍋中,身根及『 』同居一處,壯熱煎熬,極受辛苦,名羯羅藍。狀如粥汁,或如酪漿,於七日中內熱煎煮,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煖性、風界動性,方始現前。
難陀!第二七日胎居母腹,臥在糞穢如處鍋中,身根及『識』同居一處,壯熱煎熬,極受辛苦。於母腹中,有風自起,名為遍觸;從先業生,觸彼胎時,名頞部陀,狀如稠酪,或如凝酥,於七日中內熱煎煮,四界現前……」(CBETA, T11, no. 310, p. 329, a17-27)

入胎的初七日中「身根及『』同居一處」,彼時尚未有五根身,那身根當然是羯羅藍,而「識」與羯羅藍同居一處,「識」當然就是第八阿賴耶識, 佛開示「阿賴耶識與意根入胎」故。


佛在楞伽寶典所開示第八識入胎後,羯羅藍增長的過程極為簡略,只以短短幾句話便帶過;但在《大寶積經》的「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第十三、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一」中,開示的極為詳盡。在在證明:入胎識是第八阿賴耶識,只是慈憫心太過鈍根,根本不懂佛法,又性障深重,心性不佳,種種因素而胡言亂語,妄造謗法惡業。


《大方等大集經》卷24:「…如是眾生過去愛取名為無明,過去業有名之為行。初入胎心名之為『 ,歌羅羅中,初色、四陰名為『名色 。是時未具十二有支,以生因緣故,可說有十二因緣。…」(CBETA, T13, no. 397, p. 169, b6-9)

這裡亦開示有一入胎心識,而初入胎之歌羅羅(羯羅藍)位已具「名色」, 既然「入胎位之識緣名色」,「色」是羯羅藍,「名」當然就是意根,楞伽寶典開示「意根、阿賴耶識入胎」故。那就證明:入胎心識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既然是阿賴耶識入胎緣於名色,而名色已經具足色陰及四無色陰,那入胎識 – 阿賴耶識當然不屬識陰。由此可知:慈憫心連基礎佛法五陰十八界也搞不懂,實在悲哀啊!不懂五陰也就罷了,還偏要自認了不起,胡亂主張;入於佛門本應往佛道邁進,偏偏死要面子反之墮落,真是可憐啊!


開示「入胎識」的相關經文不少,自是慈憫心不知不解,唯恐厭煩,經典的部份就先舉證到此,於後辨正有必要時,再恭錄之。在有空檔的時候,會繼續舉證論文辨正,當然包括聖 龍樹菩薩的相關開示。

PMEmail Poster
Top
軟體之美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0:44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5,532
會員編號: 17
註冊日期: 02/19, 05


參訪又短暫失明

”引用
慈憫心 發表於 Thu.03/11, 2010 10:19 pm
入胎之識,必然不會只有第八識的。



”引用
參訪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0:33 pm
...阿賴耶、意俱,令赤、白增長...
...應知受生名羯羅藍...


參訪 所引證明慈憫心 對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0:46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laugh.gif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0:50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附佛外道蕭平實弟子常常就是這樣:囫圇吞棗、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猶自以為得.......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1:25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因此可知:

所謂「入胎識是第八識」云云,誠然是方便說。

且,佛陀從未講過甚麼「第八識是入胎識」,只強調「阿賴耶、意 合....」。換句話說,入胎者必然是眾緣和合,而非單一元素或識體所能夠克盡其功的。


呵呵~~附佛外道團體見地通常即傾向「常見」等邊見邪思,所以不是著於「心」、就是著於「色」;殊不知,「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三者如蘆束,缺一不可!!

學佛修行當遠離種種邊見,亦即必須離斷、離常,方能深契佛陀「中道」之本懷也。
PMEmail Poster
Top
羅丹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1:48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28,353
會員編號: 7
註冊日期: 02/18, 05


再者:如果 入胎識是所謂第八識,那麼 佛陀還講過「第九識」,請問它是不是入胎識呢?不論答案「是」或「否」,都打了蕭平實或佛陀一記耳瓜子!!!

而按照蕭家班邏輯,第九識只是一種方便.....那麼同理,「第八識」又何嘗不是安立諸心識的另一方便呢!?

呵呵~~蕭平實及其弟子總不能凡事都兩套標準吧。

若第八識是詮說方便,「入胎識是第八識」亦是方便說,明矣!!

只有把第八識視為是佛說方便,才能夠真正圓滿詮解諸識數目不定的窘況.......


宗喀巴大師說得好:【對須說有阿賴耶識而調伏者,即應說有阿賴耶故。此說為調伏眾生故,說有阿賴耶識】

諸佛宣說諸識體,或六或七或八或九、乃至十,無非因應眾生根器之方便施設,聰慧之人不當執以為實也。 rolleyes.gif
PMEmail Poster
Top
慈憫心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1:56 p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參訪,我的貼文你沒仔細看就算了,你自己的貼文,你為什麼也沒看仔細呢?

參訪之意,十二因緣「識」支、入胎識是第八識。

參訪所舉:《大寶積經》「難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中有現前見為欲事,無如上說眾多過患」「其時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

我所舉《教誨頗勒窶那經》「識」支義:此「識」云何?謂健達縛。(中有、中陰身)

這代表說:不論是在《教誨頗勒窶那經》或是《大寶積經》當中,入胎的都是「中有」、「中陰身」。

所以,參訪無異是在說

「入胎識」=十二因緣「識」支=第八識=中陰身。

此外,參訪不敢舉龍樹菩薩所說,我就代勞了。

《大智度論》若識不入胎,胎初則爛壞。「識」名「中陰中五眾」,是五眾細故,但名為「識」。

龍樹菩薩所理解的「識」支,正是中陰身當中的「五陰」。這與《教誨頗勒窶那經》等所說,入胎的是「中陰身」不謀而合。

也就是說,入胎之識,根本不會離開『五陰』,絕對沒有任何疑義。

參訪將第八識說成十二因緣入胎識,只能夠承認『阿賴耶識』不離開五陰之法,必是生滅識。

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必然能證解阿賴耶識,但龍樹解釋「識」支時,用佛經原意「中陰中五眾」來說明,實在是在說明,入胎者,根本不曾離開五陰,參訪會否?

PMEmail Poster
Top
慈憫心
  發表於: Sat.03/13, 2010 12:08 am

所屬群組: 會員
**
發表總數: 1,305
會員編號: 83
註冊日期: 05/06, 05


”引用
慈憫心既然知道從唯識而言,入胎識是第八識,那就是了義說,怎麼會把第三轉法輪所宣說的了義法謗為方便說。慈憫心的「佛學」常識有多麼欠缺,可見一般。




呵呵!拜託,好好讀下面這一段論文吧!


《瑜伽師地論》卷93:「謂從後際苦逆觀現法前際苦集。名色緣識。識緣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依而得住立。於其中間諸緣生法。皆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作。非無因生。如是施設。名善建立諸緣生法無作用故。

所以者何。無常諸行前際無故。後際無故。中際雖有唯剎那故。作用動轉。約第一義都無所有。但依世俗暫假施設。如是施設。如實無倒。是故說此名善建立。



從論文中:十二因緣當中的十二支「諸緣生法」,…….「約第一義都無所有。但依世俗暫假施設」。

當然可證入胎識云云是方便說,你中蕭毒太深,才會當成「入胎識是第八識」作為究竟說。你自己佛學差,二諦不分,真俗諦不明,說人「佛學」常識欠缺,不覺可笑?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Fri.03/12, 2010 12:32 pm 


淨堂兄這帖不錯,蕭家班大多數確實有這問題,存在嗏帝比丘邪見。

PMEmail Poster
Top
立言
發表於: Sat.03/13, 2010 11:01 am








立言去讀了淨堂發的帖子,發現淨堂恐怕搞錯對象了!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Fri.03/12 @ 2010 12:32 pm)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嗏帝比丘的邪見

「嗏帝!你說的識,指的是什麼?」

  「世尊!就是那能說、能感受、能到處經歷善、惡行而受業報者。」  

 「你這個愚癡人啊!究竟從誰那裡聽我這樣說的?我不是用各種方法說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嗎?你這個愚癡人啊!我不曾這樣說,而你自己卻作這樣的曲解與誹謗,這會傷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過,會讓你長遠受苦的。」
  於是,佛陀轉問在場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聲回答:
  「世尊!您確實用各種方法教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所以,識隨著所引生的因緣,就有不同的名稱,如從眼睛看見東西所生起的識,就稱為『眼識』;從耳聽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觸物、意識法的因緣而生起的識,就分別名為『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像火,其名稱可以從所引生的燃料來稱呼一樣,如燒木柴的火,稱為木火;燒一捆捆柴的火,稱為薪火;燒乾草的火,稱為草火;燒乾糞的火,稱為糞火;燒穀殼的火,稱為穀殼火;燒垃圾的火,稱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只有這個愚癡的嗏帝比丘,顛倒了文句與含義,既誹謗了我,也傷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過。你這個愚癡人!知錯了嗎?」

阿含經中這一段說嗏帝比丘所認知的識以及世尊說的識都只是限於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會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中打滾的轉識,而不是說如來藏藏識。所以顯然淨堂讀阿含經囫圇吞棗沒弄清楚真正的義理。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37) [1] 2 3 ... 最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