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模式主題
按這裡檢視本主題的原始格式
佛教法義辯正論壇 > [人文討論區] > 信不信由你-2009年的日蝕準確預言台灣及馬政府有大災難


發表者: 淨堂 Sat.08/15, 2009 08:30 pm
信不信由你-2009年的日蝕準確預言台灣及馬政府有大災難

《後漢書•丁鴻傳》: 日者陽精,守實不虧,君之象也。 《晉書.天文志》: 日蝕,陰侵陽,臣掩君之象,有亡國。 唐.李淳風《乙巳佔》: 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 《晉書•天文志》: 帝曰:......故日月薄蝕,明治道有不當者。

裴子曰:夫日者君也,月者臣也,一歲十二會,君臣相見之象。君有失德,臣下專之,故有日蝕之咎,故伐鼓,用幣,責上卿,是其禮退臣道也。

以知君臣忠。天下太平,雖交而不能蝕,蝕即有凶。臣下縱權篡逆,兵革水旱之應兆耳。日者陽精之明,曜魄之寶,其氣布德而生。生在地曰德,德者生之類也,德傷則亡,故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日蝕則失德之國亡。日蝕,則王者修德。修德之禮重於責躬。是故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

日薄蝕,色赤黃,不出三年,日蝕所當之國有喪。一曰日始出而蝕,是謂無明。齊越之國受兵亡地。凡日蝕者,則有兵有喪。失地因亡,皆以日蝕時早晚、分宿、日辰占之。

日午時已後蝕者,有兵,兵罷不起。

日蝕從上起,君失道而亡。從旁起,內亂兵大起,更立天子。

日蝕從下起,女主自恣,臣下興師動眾失律,將軍當之。

日蝕少半,諸侯、大臣亡國失地相逐。蝕半,有大喪亡國。蝕大半,災重,天下之主當之。蝕盡,亡天下,奪國,臣弒君,子弒父,不出三年。

日蝕見星,臣弒其君,天下分裂。

日蝕而暈傍珥,白雲來去掩映,天下大亂,大兵起。臣弒君,君失位。

日蝕陰侵陽,君位兇,群兵動,宜施恩賞。

日蝕而旁有似白兔、白鹿守之者,民為亂,臣逆君,不出其年。其分兵起。

唐代能預測日食的太史令李淳風是位易經預言大師,他在《乙巳佔》中說:「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

只是日偏蝕地區的日本8月9日就有發生大水災及大地震

只是日偏蝕地區的台灣就有88水災,馬總統及馬政府被罵的臭頭

剩下中國大陸是日全蝕

可能幾個月後的後果會更嚴重吧


http://tw.myblog.yahoo.com/sum5672000-00000001/article?mid=3989

發表者: 洗心明覺 Sun.08/16, 2009 11:41 am
不信 smile.gif

這次台灣風災那麼嚴重
完全是人類破壞生態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氣候異常的結果

氣象局的輕忽
當雨量超過警戒線又未即時撤村
而越域引水炸山與颱風土石流合力

徹底毀滅了那瑪夏到小林

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原住民從來就是弱勢的一群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43 am
[SIZE=7]我認為古人藉由經驗來判斷很準確

這不是迷信

而是由古人的經驗及各種智慧所累積的結果


事實就證明出:[台灣及日本]地區在今年8月都有重大災難

我就不信那些科學家還能說天文的引力作用與氣象及心理作用都完全無關 [/color]

發表者: 洗心明覺 Sun.08/16, 2009 11:46 am
不用日蝕
地球何時沒有天災何時沒有戰爭 smile.gif

以中國為例
依歷史學家統計
從黃帝以降幾乎連年戰爭

少有承平時期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46 am
”引用
不信 

這次台灣風災那麼嚴重
完全是人類破壞生態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氣候異常的結果

氣象局的輕忽
當雨量超過警戒線又未即時撤村
而越域引水炸山與颱風土石流合力

徹底毀滅了那瑪夏到小林

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原住民從來就是弱勢的一群


那日本在同一時間發生大地震

這洗心明覺你又如何解釋?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Sun.08/16, 2009 11:48 am
日本與台灣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地震

只是有感無感

我們處於版塊碰撞地帶
地震活動本來就頻繁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54 am
一•1976年7月28日 唐山大地震
距離此地震發生時間之前,最近一次的日蝕時間為1976年4月29日6:24PM。以下為此地的日蝕星象。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54 am
二•1995年1月17日 神戶大地震
距離此地震發生時間之前,最近一次的日蝕時間為1994年11月3日10:39 PM。以下為此地的日蝕星象。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55 am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
距離此地震發生時間之前,最近一次的日蝕時間為2008年2月7日11:55 AM。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Sun.08/16, 2009 11:56 am
那都是巧合
沒有因果關係

如果是日蝕引起
怎麼會拖好幾個月才發生地震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1:58 am
”引用
唐代能預測日食的太史令李淳風是位易經預言大師,他在《乙巳佔》中說:「日蝕,必有亡國死君之災。」



事實證明:

1976年7月28日 唐山大地震時有日蝕及大陸領袖毛澤東死亡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2:02 pm
”引用
那都是巧合
沒有因果關係

如果是日蝕引起
怎麼會拖好幾個月才發生地震


巧合還真多

有日蝕就有天災’就有領導人死亡
rolleyes.gif biggrin.gif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2:05 pm
歷史上連續發生三、四次日食可比擬的時代。

1849-1857(三次日食,太平天國運動,大洪水,大地震,大蝗災,外國入侵)。

1869-1875(四次日食,大洪水,大旱災,大瘟疫,大地震)。

1936-1943(三次日食,抗日戰爭,大蝗災,大饑荒)。

1965-1968(三次日食,文化大革命,很多次大地震)。

2008-2012(四次日食,華南大雪災,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海嘯,………)。

發表者: 淨堂 Sun.08/16, 2009 12:07 pm
1999年日全食發生時,也有發生921大地震

發表者: 明覺 Mon.08/17, 2009 10:19 am
各位法友可發現淨堂越來越愛談未來災禍,這剛好符合楞嚴經卷第九所云【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可見淨堂已被魔附,其實楞嚴經也已有預言,請注意這【圓】字居然出現在經文中(淨堂曾自稱其法名【圓證】),淨堂現在敢自稱開悟,再過幾年,淨堂應該變本加厲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反正他現在都敢【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了(淨堂曾誹謗某出家法師未開悟,證據如下所示網址,至於他如何誹謗該法師之弟子,大家應早已耳熟能詳,這裡就不多談了),或許世尊已預見淨堂被魔附及墮無間地獄的下場。

http://blog.roodo.com/deadjingtang/2d3c90d6.jpg

”引用
楞嚴經卷第九云: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踏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發表者: 淨堂 Mon.08/17, 2009 01:48 pm
”引用
其實楞嚴經也已有預言,請注意這【圓】字居然出現在經文中(淨堂曾自稱其法名【圓證】),淨堂現在敢自稱開悟


明覺你真是搞笑

明覺你可別搞錯啦

圓證可是大願法師親自賜給淨堂的法名啦

這可不是淨堂自己取的喔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明覺 Mon.08/17, 2009 02:17 pm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Mon.08/17, 2009 01:48 pm
圓證可是大願法師親自賜給淨堂的法名啦


瞧,淨堂又自稱【圓證】了一次。
因為淨堂妄語惡名早已為台壇大眾所知,因此,若大願法師沒親自上網證實【圓證】是其所賜,淨堂所言皆有可能是假。對於淨堂這種喜歡說些真假參半的習性,我們還是持保留態度。何況,淨堂的自稱開悟迄未經大願法師在其著作裡或開示中印可及宣告,那我們更應該防範淨堂的可能之謊。
此外,若真有人以大願法師名義發言力挺淨堂,亦請任何認識法師之師兄致電該法師求證。

發表者: 淨堂 Mon.08/17, 2009 02:35 pm
明覺為何不敢致電該法師來求證看看,是否大願法師真的賜給淨堂(本名沈寶堂)這個[圓證]的法名?

慈蓮寺內都有記錄在家居士的歸依法名喔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明覺 Mon.08/17, 2009 03:06 pm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Mon.08/17, 2009 02:35 pm
  明覺為何不敢致電該法師來求證看看,是否大願法師真的賜給淨堂這個[圓證]的法名

是你淨堂自稱,又不是明覺,你自己無法負起舉證之責,這就是你的懶。

各位法友:
我故意提及【圓證】是為了讓大家看看淨堂的真面目,因為淨堂被人駁倒時可能會緊抓著一些似乎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不放,所以我故意預留著這個部分,好讓淨堂一直咬著這部分,其實,從他一直談【圓證】卻避談楞嚴經卷第九的【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即知有以下兩種可能:
第一,是淨堂並不認為自己被魔所附,也不希望他人如此認為,但又因為他一旦為自我辯護就會露出馬腳,所以果然一直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第二,是淨堂被魔附卻不自知,彼魔果然一直引導淨堂大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淨堂既【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剛好符合楞嚴經卷第九所開示之魔附現象,因為這是依據世尊的認定標準來判斷,想必彼魔因被發現而慌了手腳。

大家可以看看淨堂還會繼續大談他自稱的【圓證】,他越是大談就越證明了他已被魔附,難怪他會自稱開悟,也難怪他【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

發表者: 淨堂 Tue.08/18, 2009 01:45 pm
”引用
第一,是淨堂並不認為自己被魔所附,也不希望他人如此認為,但又因為他一旦為自我辯護就會露出馬腳,所以果然一直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第二,是淨堂被魔附卻不自知,彼魔果然一直引導淨堂大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淨堂既【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剛好符合楞嚴經卷第九所開示之魔附現象,因為這是依據世尊的認定標準來判斷,想必彼魔因被發現而慌了手腳。


如果淨堂是魔

請問明覺:
自古以來有哪一位魔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持楞嚴咒'持大悲咒'持金剛經的?自古以來有哪一位魔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求生淨土'苦心勸人去求成佛道的??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明覺 Wed.08/19, 2009 08:45 am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Tue.08/18, 2009 01:45 pm
  ”引用 
”引用
第一,是淨堂並不認為自己被魔所附,也不希望他人如此認為,但又因為他一旦為自我辯護就會露出馬腳,所以果然一直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第二,是淨堂被魔附卻不自知,彼魔果然一直引導淨堂大談【圓證】以避談楞嚴經卷第九。

淨堂既【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剛好符合楞嚴經卷第九所開示之魔附現象,因為這是依據世尊的認定標準來判斷,想必彼魔因被發現而慌了手腳。


如果淨堂是魔

請問明覺:
自古以來有哪一位魔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持楞嚴咒'持大悲咒'持金剛經的?自古以來有哪一位魔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求生淨土'苦心勸人去求成佛道的??


我沒說過「淨堂是魔」(就憑你的修為及資質?呵!),我只說過「淨堂被魔附」,你連白話文都會解讀錯誤,那文言文的佛典,你又怎能讀懂?

至於有關「以宗教掩護作惡」的部分,請淨堂看看以下資料即知: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1/064.htm
”引用
觀音靈感錄

嶺南沈香價廉,凡官廨公座,皆香所雕,市人製沈香佛像最精工。有妖人數十輩,扮僧人狀,借法像以逞其姦謀。命刻工雕刻沈香觀世音菩薩,其外裝成丈六金身,而空其中,施以關捩,中藏刀斧等凶器,常駕像以出,幻惑男女。因而殺人劫貨,無所顧忌。鎮江郡守某,初下車忽夢見白衣婦人,詣前白狀,曰:「余腹中晝夜不安,楚毒甚矣,官人何術相救?」既寤,心怪其事,陞堂而問左右:「境中得毋有婦女枉濫者乎?」邏人巡兵從傍進曰:「近日河下有沈香菩薩,從者如歸,足新府君之聽也。」守立命駕車出郭,搜其舟中,盡得姦宄。於是決殺妖徒,蕩滅其黨,無一漏網。江左稱神明,眾口翕如,督府中軍,向陳嘉謀道之。


上述妖人的【扮僧人駕觀音菩薩像以幻惑男女善信】,與淨堂的【經常轉貼宣傳佛法行為】,兩者本質是完全一致的,那些妖人的【殺人劫貨】,也是與淨堂【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兩者本質也是完全一致的,上述妖人與淨堂都是「以宗教掩護作惡」。

發表者: 淨堂 Wed.08/19, 2009 01:06 pm
如果淨堂是被魔附的人

請問明覺:
自古以來有哪一位被魔附的人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持楞嚴咒'持大悲咒'持金剛經的?自古以來有哪一位被魔附的人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求生淨土'苦心勸人去求成佛道的??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明覺 Wed.08/19, 2009 02:23 pm
”引用
淨堂 發表於: Wed.08/19, 2009 01:06 pm  
如果淨堂是被魔附的人請問明覺:
自古以來有哪一位被魔附的人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持楞嚴咒'持大悲咒'持金剛經的?自古以來有哪一位被魔附的人是苦心勸人去唸佛求生淨土'苦心勸人去求成佛道的??


呵呵!簡單!其實你貼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謬誤,因為,你既做了【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的行為,就已符合楞嚴經所示辨識魔附之要件,已不需再去查考什麼「自古以來有哪一位....」之類的問題。魔附的認定標準是世尊所說的,可不是明覺自創的。

既然你還想以錯誤的問題來掩飾自己的被魔附事實,爰據此再加一條作為你妄語的證據。

發表者: 淨堂 Wed.08/19, 2009 02:31 pm
”引用
呵呵!簡單!其實你貼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謬誤,因為,你既做了【誹謗比丘罵詈徒眾....口中好言未然禍福】的行為,就已符合楞嚴經所示辨識魔附之要件,已不需再去查考什麼「自古以來有哪一位....」之類的問題。魔附的認定標準是世尊所定的。


歸依僧:

是指四雙八輩僧:初向初果乃至四向四果等四雙八輩


誹謗比丘?指啥?

佛教'外道也有比丘

都不在此列

罵人

明覺你比我罵的兇多啦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淨堂 Wed.08/19, 2009 02:36 pm
說xx法師未開悟(指大乘的明心)


這是事實

不叫誹謗比丘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明覺 Wed.08/19, 2009 03:21 pm
淨堂同樣的話已在以下網頁得到回應,(請淨堂別再一文多貼,大家都很忙,沒空也沒興趣重溫淨堂的惡行):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2202&st=30

發表者: 洗心明覺 Wed.08/19, 2009 03:36 pm
淨堂兄走偏
以前勸還聽的進去

現在沒有用了

發表者: 淨堂 Wed.08/19, 2009 08:52 pm

事實往往比無證據的胡亂雄辯更可靠

xx法師又是誰印證他的

請說出傳承吧
rolleyes.gif laugh.gif

發表者: 明覺 Wed.08/19, 2009 10:43 pm
淨堂同樣的話已在以下網頁得到回應,(請淨堂別再一文多貼,大家都很忙,沒空也沒興趣重溫淨堂的惡行):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2202&st=30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12:14 pm
明覺:

全台灣並非只有我一人反對'不認同xx法師

光是在網路上還有下下人兄及正覺同修會全體,他們也不認同xx法師


如果不認同xx法師就要被你冠上毀謗之名

那你也太會陷害別人了

何況學禪的人本來就是不能在意任何身份

自古以來學禪的人呵佛罵祖多的是

沒有悟就是沒有悟,有錯就該明說,這才是真正的為了xx法師著想

如果法義辯正還要看對方身份

那就太可笑了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2:10 pm
2009/08/14 中國時報
吊掛流籠 新開百人逃出死村
主題:大城小鄉
標籤:南部
事件:2009莫拉克風災
張貼者:wanling
【周敏煌、朱真楷/六龜災區現場報導】

六龜新發村的新開部落疑有卅二人被活埋,全部落也被山洪土石流像擰毛巾一樣,擰得扭曲變形,完全斷糧斷水。十三日近百名村民在特戰官兵協助,以吊掛流籠方式逃出這座「死村」,連出家師父也不得不離去。

 特戰隊挺進 背負傷患到橋頭

 新發部落位於不老溫泉東南方,是進入溫泉區必經村落,被莫拉克引發山洪土石流掩沒,前後共有十四條橋梁被沖斷,最靠近村落的新開橋也被沖斷近卅公尺,底下是十餘公尺的巴斯蘭溪,黃濁的滾滾溪水,完全阻斷出入,令人看了心驚膽魄。

 前天,陸軍特戰部隊與救援人員,緊急以四根斷掉的電線桿,插在路面兩端當基樁,拉起兩條鋼絲,架設一條簡易的流籠,比起之前以怪手當基樁,粗繩當溜繩安全多了。昨天一早派出廿名特戰隊員進入下新開部落,將老弱婦孺與受傷者或揹或抬到新開橋頭。

 不敢吊鋼索 全靠夾帶救出來

 另外,有廿名特戰隊員在上新開部落這邊,一個接一個當溜索捲軸,合力將村民接送出來,有些老幼不敢吊掛,救援人員還以夾帶方式救出來,兩人在鋼索上搖晃,有的小孩嚇得哇哇大哭,有的婦女咬著下唇,眼淚直流,到了對岸漲紅了臉。  

村落內空心精舍(空生精舍)的上慧下廣法師,也跟著眾生吊掛流籠出來。他說,土石流肆虐時,雖然有點怕,但以坐禪來面對,室外風雨、內心寧靜,讓身心回到「生命最原始狀態」,此時身心靈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無生、無死、無煩惱」,就不會執著在害怕上了。

 土石流肆虐 法師坐禪對天災

 他又說,家園被颱風毀掉了,就像身體有一天也會死亡一樣,災民應該看破這一點,屋頂掀掉了就應該綁住,應該面對的就坦然面對,無常是一切之常,人也應該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七十七歲的莊方木老阿嬤說,她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死了不足惜,但想到奮鬥了一生才有一間房子可以棲息,未來兒孫要怎麼辦呢?要怎麼才能拼鬥到一棟房子,想到就煩惱,乾脆死了較快活。住在上新開的婦人江碧照說,她雖逃了出來,但很可憐,什麼都沒有,祖厝被掩蓋,土地也流失,什麼都「去了了」。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2:12 pm
上慧下廣法師
是台灣高僧賢頓和上之高足

上慧下廣法師
不論人品道德修養
乃至於心法內證

都不是淨堂或蕭平實說的那樣

淨堂走偏了
年紀輕輕出言不遜
傲慢無禮自以為悟

盡量造口業吧
有一天果報還身受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2:14 pm
”引用
上慧下廣法師
是台灣高僧賢頓和上之高足

上慧下廣法師
不論人品道德修養
乃至於心法內證


沒有開悟

所以護法神力不足

所以他的空生精舍'禪修學院護法會才會受到颱風給摧毀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2:16 pm
淨堂走偏了
年紀輕輕出言不遜
傲慢無禮冷血無知自以為悟

盡量造口業吧
有一天果報還身受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2:18 pm

淨堂永遠只說事實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2:19 pm
biggrin.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2:39 pm
「眼見佛性的含義」
by上慧下廣法師

一、前言略。
二、略說一些觀念差異

「眼見佛性」這個名詞的出現佛教界,並廣為大家所知悉,根源於台灣蕭居士團體。他的禪宗自創一說,說法不同於傳統禪宗。如以下幾種說法:
 
將「明心」和「見性」分做兩段。「明心」是見得第八識(阿賴耶識);「見性」是「眼見佛性」。「明心」不是「見性」,「見性」也不是「明心」。這種說法與傳統禪宗說法不同。

再來,他說,心是體,性是用,這也不同於傳統佛教「性是體,心是用」之說。他又說,真如是體,佛性是用。這也不同於佛教所說,真如、佛性是同體異名之說。
 
他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佛陀正法,凡不承認有第八識及如來藏的,都被歸於斷見邪知。於是整個佛教界人士不是被說成斷見外道,就是常見,都成了「附佛外道」!
 

以他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來說,連被稱為釋迦第二的龍樹菩薩,也是「附佛外道」了。因為從龍樹的般若中觀思想中,看不到有第八識、如來藏。坦白說,連教主釋迦牟尼佛,也都成為他眼中的附佛外道了,因為從記載佛陀言行的四部《阿含經》中,我們找不到佛陀有談到第八識與如來藏。所以,佛教教主也成了附佛外道。這可真是笑話!當然,他很聰明,他說阿含有密意,就是在說第八識與如來藏。

三、第八識正名 

在解說「眼見佛性」之前,先來說「明心」是見得第八識(阿賴耶識)之謬。這是佛教名詞的顛倒亂用。第八識(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識,可以說,它是妄心,是根本無明。如果說「明心」是見得第八識(阿賴耶識),那麼,你是見到妄心、見到根本無明嗎?如果是這樣,怎麼可以說是禪宗所說的「明心」呢?如果你見到真心,真心怎麼可以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或說是如來藏呢?這些名詞,佛教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含意,顛倒使用,只有附佛外道才有這種現象。
 
再來,如果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真心,那麼,(唯識學)何必談「轉識成智」?直接以識為佛好了!可見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真心,有這種過失。 

或者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其體是真心、真如,見得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見得真心。沒錯,第八識(阿賴耶識)其體是真心、真如,但佛教說第八識(阿賴耶識)時,並不是在說真心、真如,而是指迷於真心之後所起的妄心作用。八個識只是在指陳一個妄心,妄心分而有八個功能,就叫作八識 

如果說第八識(阿賴耶識)其體是真心、真如,那麼,第七識、第六識,乃至前五識,其體又何嘗不是真心真如呢?妄原無本,一切根識境無非真心所顯,迷真說名妄,非實有妄可得。如此,為什麼不說「明心」是見到第七識、第六識,乃至前五識呢?可見,說「明心」是見得第八識(阿賴耶識),有其過失。 

四、「明心見性」正名 

接著說,「明心」不是「見性」,「見性」也不是「明心」之謬。如果說,「明心」不是「見性」,「見性」也不是「明心」,那麼,顯然「心」和「性」是兩樣東西了。有二即是現象界,相對世界豈是佛法究竟所證?
 

《六祖壇經》:「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壇經》中六祖又說:「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禪宗祖師都如此說了,還要懷疑嗎?


所以除非你的「明心」是見到妄心,否則沒有理由說「明心」不是「見性」。如果是見到真心,真心即自性,如此,還會「明心」不是「見性」,「見性」不是「明心」嗎?
 

五、「佛性」正名

至於說「真如是體,佛性是用」,這當作方便說可以,當作真實說,又是二法了。在一般通稱上,凡說「性」的,其含意就是「體」。佛性是什麼呢?依文意看,就是「覺悟之性」。能令你覺悟、成佛的還是作用,這說起來有些那個吧!好像成佛有不究竟、不圓滿的樣子。所以,佛教談到「佛性」,一向都當作「體」看,不會把「佛性」當作作用看。
 

那麼,什麼是佛性或真如的作用呢?六根、六識就是。如果佛性是作用,那六根、六識又算什麼呢? 

如此,這個「佛性」可以用眼睛看到嗎?這是本主題的重頭戲了。 

六、「眼見佛性」正名 

「眼見佛性」的經文,見於《大般涅槃經》中,卷二十五: 

「善男子!如汝所言『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則得了了;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看得懂這段經文的含意嗎?所謂「眼見佛性」的意思,不是某居士等人所說的以「肉眼見佛性」,而是以「佛眼見於佛性」的意思。此段經文可證:「善男子!如汝所問:『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說的多清楚。
 

另外,「眼見佛性」也就是親證佛性的意思,並非只是聽聞到佛性,或者理解到佛性,請看經文:「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大乘義章卷二十五》:「地前菩薩聞見佛性,以聞見故名大聲聞,地上菩薩眼見佛性,以眼見故說之為證。」
 

所以,「眼見佛性」其實就是「親證佛性」的意思。如果一味要把他說成「肉眼見到佛性」,才是見性,那是有些扯了! 

總之,肉眼能見佛性只是表相,並非肉眼本身能見佛性。不然大家都有肉眼,為什麼不見佛性?當知肉眼只是工具,天人用之成天眼,見物無隔礙;阿羅漢用之成慧眼;菩薩用之成法眼,見諸法差別相;諸佛用之成佛眼,能見佛性。 

七、「眼見佛性」相關經文 

再來看《大般涅槃經》「眼見佛性」的相關經文,「師子吼菩薩品之二」中載:「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看得出來,相對於「聞見」佛性,這個「眼見佛性」是親證佛性的意思。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六載:「持戒之人,復有二種:一者性自能持,二者須他教敕。若受戒已經無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惡國遇惡知識惡時惡世,聞邪惡法邪見同止,爾時雖無受戒之法,修持如本無所毀犯,是名性自能持。若遇師僧白四羯磨然後得戒,雖得戒已要憑和上諸師同學善友誨喻乃知進止,聽法說法備諸威儀,是名須他教敕。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見佛性』及以如來,亦名聞見。」 

《大般涅槃義記》卷九註解:「前中三番,一約十地體德分別,證體是慧,餘德名福。故今說言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莊嚴者檀至波若非波若波羅蜜。是義云何?檀等六行各有二種:一隨事造修,非波羅蜜不能到於諸法實性,非是自性清淨度故。令理成者,是波羅蜜到法實性,是其自性清淨度故,然今文中分取波若,是波羅蜜為慧莊嚴見法實故,前之五度及波若中非波羅蜜悉判為福,不能見法如實性故。良以波若波羅蜜多行成在十地。是十地體,故就位論,謂從一地乃至十地,餘非地體,當相以辯,故言謂檀乃至波若,於波若中有非福德者宜須簡別。故復說言,非是波若波羅蜜矣。二就人分別,慧莊嚴者,謂佛及與十地菩薩。文中略故,直言菩薩不言十地,良以十地與佛同能『眼見佛性』,故合為慧;聲聞緣覺乃至九地,皆悉不能眼見佛性,同判為福。」 

這是說,修行要能正道體性,才屬於「慧」,不然,都只是修「福」而已,而證得體性者,就能「眼見佛性」。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十:「佛及後身『眼見佛性』顯成身,常隨法身故彼有之。九地菩薩雖未眼見,聞見明了,知如來藏是己自體攝法成身,常隨法身彼亦有之。八地已還,未得同彼故不說常。」 

再來看《涅槃宗要》卷一:「初地以上『眼見佛性』,遍遣一切遍計所執,遍見一切遍滿佛性故。地前凡夫、二乘聖人,有信不信、齊未能見,以未能離一切分別,不能證得遍滿法界故。若依第三證不證門,二乘聖人得見佛性,一切凡夫未能得見。所以然者?二空真如即是佛性,二乘聖人雖非遍見,依人空門證得真如,故亦得說『眼見佛性』。」

這是說初地以上菩薩,就能「眼見佛性」,然後,就沒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麼,他會見到一切都是佛性。而人空、我空之後所顯的真實、無妄就是佛性。 

至於「佛性」是什麼?請看底下經文,看懂了也有助於理解「眼見佛性」的含義。


《大般涅槃經》第二十八:【「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以佛性,是義云何?世尊!如來之身無有相貌,非長非短、非白非黑,無有方所、不在三界、非有為相、非眼識識,云何可見?佛性亦爾。」佛言:「善男子!佛身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無常者,為欲度脫一切眾生方便示現,是名眼見;常者,如來世尊解脫之身,亦名眼見、亦名聞見。佛性亦二:一者可見,二不可見。可見者,十住菩薩、諸佛世尊;不可見者,一切眾生。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
 

「復有佛性如來之身。復有二種: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如來解脫。非色者,如來永斷諸色相故。佛性二種: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薩,十住菩薩見不了了,故名非色。」
 

「善男子!佛性者,復有二種,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謂佛菩薩,非色者一切眾生。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佛性者,非內非外,雖非內外然非失壞,故名眾生悉有佛性。」

八、祖師說「眼見佛性」
 

談完了佛經中「眼見佛性」經文,再來談談其他的。《馬祖道一禪師語錄》中載:
 
「聲聞聞見佛性,菩薩『眼見佛性』,了達無二,名平等性。性無有異,用則不同,在迷為識,在悟為智。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一悟永悟,不復更迷,如日出時不合於暗,智慧日出,不與煩惱暗俱。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既不生,即是無生法忍。」
 

這段語錄很有意思,「一悟永悟,不復更迷」。
 

近代有位提倡「安祥禪」的耕雲居士在《心經講解》中說: 

「古德說:萬事萬物,凡夫執實謂之有,二乘分析謂之空,菩薩眼見菩提、眼見佛性。『眼見佛性』,你說什麼不是佛性?如果用觀照,那不用分別,當體即空。所以我們可以瞭解:般若不但是實相的本身,也是一種眼見佛性的觀照法門。」
 

「眼見佛性」的相關經文,個人所見大致如上,其他若有所見,歡迎大家指出。
 

九、「眼見佛性」的含義
 

上面所列的相關經文中可以確定「眼見佛性」的真實性,並非某人的杜撰。但「眼見佛性」的含義是什麼?才是重要的。

如果說「眼見佛性」就是依文解義的「用眼睛看到佛性」,或者說,把他特別強調成「肉眼可以看見佛性」,這將會產生語病與過失,非智者所應語。

為什麼?如果說眼睛可以看見佛性,何以某人能見,一般人卻不能見?如此怎能說眼睛可以看到佛性?大家都有眼睛,為什麼不見佛性?肉眼可以看見佛性?同樣犯此過失。 

再說,如果佛性能被眼睛所見,佛性便是個對象、是個境界,那麼見到了佛性,對修行有什麼用處呢?既然佛性是對象,就不是你,見時在、不見時就不在了,見了佛性也不能成佛,見佛性何用? 

又,如果說「肉眼可以看見佛性」,更有違大乘佛教「五眼」之說。大乘佛教提到由人成佛,共有五眼來相配合,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只有肉眼,天人有天眼,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諸佛則有佛眼。 

這四眼很明顯是有別於肉眼的,不然何必各別安立名詞?但四眼又各別存在於肉眼之外嗎?也不盡然。天人的天眼作用,也是依於肉眼而顯,阿羅漢的慧眼也是依於肉眼而作用,菩薩的法眼也不離肉眼,諸佛的佛眼呢,難道肉眼之外,多了一隻眼睛嗎?也不是。所以,五眼從外表看來,其實都是同一肉眼。
 

但別忘了,五眼同一眼,只是表象,其實是不同的。就算沒有肉眼,或肉眼不產生作用,有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者,他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還能作用。佛十大弟子「阿那律」眼睛瞎了,靠著天眼如肉眼見物。 

所以說,「眼見佛性」一定要把它強調成「肉眼可以看見佛性」,是有語病與過失的。與其說肉眼可以見到佛性,不如說佛眼見到佛性比較正當。當知肉眼只是工具,非是肉眼能見,而是佛性依於肉眼而見佛性。 

所以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於佛性,就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之說,並非表示翠竹、黃花就是法身與般若,而是法身無象,應物現形,不然,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就成草木了;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就成無情了。修行到最後,卻成了無情草木,這豈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因此,眼見佛性應該說是心眼見道佛性,比較不會令人誤解,心眼即指佛性,佛性依於六根作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可見佛性,豈只是肉眼能見佛性呢?

前面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佛性,有人可能會懷疑: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十、總結 

可以對這個主題做個總結了。 

「眼見佛性」,在語意上,是個很容易被誤解的名詞,除了《大般涅槃經》之外,其他佛經都找不到這個名詞。在佛學辭典中,無論《三藏法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等有名的辭典,也都找不到這個名詞。古來禪師也從來不用「眼見佛性」來表達見性。 

一個只有一本佛經提及,連所有佛學辭典都查不到的名詞,為什麼會被廣為討論呢?實由蕭居士所引起。他說「見性」就是「眼見佛性」,必須能夠「眼見佛性」才是見性。於是,爭論開始產生。 

但大家應該先清楚他所說「佛性」的定義。他說,真如是體,佛性是用。這不同於佛教所說,真如、佛性同體異名之說。換句話,他所謂的「眼見佛性」,是眼睛見到了「佛性的作用」。因此,他所說「見性」,也不同於禪宗「見性」的內容。 

然而,正信佛教徒,是不會把佛性當作用看的,當聽聞到「眼見佛性」時,直覺的理解,就是「眼睛看見了佛性」的整體。這個眼睛當然是只是指肉眼。肉眼見佛性,其過失,在先前主題中已談過。這裡就不再談了。


但是,「眼見佛性」並非虛語,它是一種明心見性之後的境界,沒有明心見性的凡夫,是不能「眼見佛性」的。它的含義就如《宗鏡錄》所說的: 

「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名佛眼。」(第八十一) 

「如來五眼,眾生悉具,非待證聖方有,涅槃經云:若學大乘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成(正光案:成字應為乘)雖具天眼,不名佛眼。」(第八十) 

「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得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佛乘人,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宗鏡錄大綱卷十六)

修禪宗明心見性開悟的人,以具有佛的智慧,便以現有父母所生之身的肉眼,而成為佛眼。肉眼成為佛眼後,才能「眼見佛性」,不是凡夫的肉眼就能見到佛性,不如此說,強調肉眼或眼睛能見佛性,是有過失的。


另外,「眼見佛性」的過失是: 

「眼」是六根之一,為什麼六根之中,只有「眼」能見佛性呢?「耳」不能見佛性嗎?「鼻」不能見佛性嗎?「舌」不能見佛性嗎?「身」不能見佛性嗎?「意」不能見佛性嗎?六根之中何厚「眼」而薄其他五根呢? 

其實不然,六根都能見佛性。為什麼呢?六根都是眼啊!只是此眼非彼眼。所以,既然六根都能見佛性,就不適合用「眼見佛性」來表達「見性」。禪宗古來祖師從不用「眼見佛性」來表達見性,而直接以「見性」來表達,以免眾生誤會曲解。
 

當知「見性」不在根,而在「見」,六根若無「見」,只是六個廢物。「見」因六根而分為六,其實是同一「見」。《楞嚴經》說:「元依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解說到這裡,還有人會執著必須「眼見佛性」才是見性嗎? 

再來,如果像蕭居士所說那樣,「眼見佛性」是用來表達見到佛性的作用、或見到佛性的境界,那麼,古代禪師的表達會比用「眼見佛性」的表達還適當。他們怎樣表達呢?就是: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上慧下廣法師發表於《僧伽雜誌》第十二卷第四期
(總48期,佛曆二五四七、西元二○○三年七月二十日,第三頁~第十頁)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2:46 pm
”引用
所以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於佛性,就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之說,並非表示翠竹、黃花就是法身與般若,而是法身無象,應物現形,不然,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就成草木了;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就成無情了。修行到最後,卻成了無情草木,這豈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

當知「見性」不在根,而在「見」,六根若無「見」,只是六個廢物。「見」因六根而分為六,其實是同一「見」。《楞嚴經》說:「元依一精明,分為六和合」。


上面這篇文章更證明出xx法師沒開悟

佛性不會自見佛性

眼不見眼'刀不自割故

自性也不在見

而在[根]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傳心法要說: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2:58 pm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上慧下廣法師說

所以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於佛性,就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之說,並非表示翠竹、黃花就是法身與般若,而是法身無象,應物現形,不然,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就成草木了;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就成無情了。修行到最後,卻成了無情草木,這豈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因此,眼見佛性應該說是心眼見道佛性,比較不會令人誤解,心眼即指佛性佛性依於六根作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可見佛性,豈只是肉眼能見佛性呢?
前面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佛性,有人可能會懷疑: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以上證實

淨堂與蕭平實團體一樣
喜好斷章取義


淨堂拿颱風來開玩笑
處處毀謗上慧下廣法師

此人居心不良冷血狂傲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2:59 pm
上面這篇文章更證明出xx法師沒開悟

佛性不會自見佛性

眼不見眼'刀不自割故

自性也不在見

而在[根]

”引用
佛性依於六根作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可見佛性,豈只是肉眼能見佛性呢?


可惜法師仍墮於見聞覺知的[根見]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3:01 pm
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3:02 pm
”引用
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若見諸相非相

則見如來

[無]為見才是正確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3:02 pm
可惜法師仍墮於見聞覺知的[根見]

淨堂自打嘴巴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3:03 pm
淨堂的話已經不值得回應

總結一句

斷章取義
構陷於人

你一天到晚
嚼舌根謗僧

果報必定還身受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3:04 pm

”引用
可惜法師仍墮於見聞覺知的[根見]

淨堂自打嘴巴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大方等大集經》卷11:「世尊!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

維摩經說: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 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楞嚴經云: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

**故其實在十二塵相[黏湛]發起見性'聞性'覺性'知性之前的[無覺無觀者才是各位的真心體性]。

發表者: 洗心明覺 Thu.08/20, 2009 03:05 pm
淨堂你貼再多
都是謗僧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上慧下廣法師說

所以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於佛性,就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之說,並非表示翠竹、黃花就是法身與般若,而是法身無象,應物現形,不然,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就成草木了;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就成無情了。修行到最後,卻成了無情草木,這豈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因此,眼見佛性應該說是心眼見道佛性,比較不會令人誤解,心眼即指佛性,佛性依於六根作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可見佛性,豈只是肉眼能見佛性呢?
前面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佛性,有人可能會懷疑: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
,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以上證實

淨堂與蕭平實團體一樣
喜好斷章取義

淨堂拿颱風來開玩笑
處處毀謗上慧下廣法師

此人居心不良冷血狂傲


淨堂說 可惜法師仍墮於見聞覺知的[根見]

廣欽老和尚的說法與上慧下廣法師的說法
如出一轍

是淨堂走偏了心邪了故意扭曲廣師父的說法


這皆是佛陀於法滅盡經楞嚴經所開示的末法亂象
所謂白衣上座是也

在家人不認份
一天到晚自以為明心見性
拿出家人來尋樂子造口業
造成佛門紛亂

此是破和僧五逆重罪
佛子不可不慎

發表者: 明覺 Thu.08/20, 2009 04:41 pm
”引用
洗心明覺 發表於 Thu.08/20, 2009 03:05 pm
這皆是佛陀於法滅盡經楞嚴經所開示的末法亂象
所謂白衣上座是也

在家人不認份
一天到晚自以為明心見性
拿出家人來尋樂子造口業
造成佛門紛亂

此是破和僧五逆重罪
佛子不可不慎 


小葉:
你錯了,這淨堂已不是佛弟子,他也不是白衣或在家人,他更不知多久沒去恭謁大願法師了,你講這些都沒用,這些全都與他無關。
外道徒眾竊取佛教名相自創外道邪說之後,當然可以自稱明心見性開悟成道,反正他悟的又不是佛法,而是他自己瞎掰的外道邪說罷了。

發表者: 淨堂 Thu.08/20, 2009 06:26 pm
”引用
前面說,「眼見佛性」,其實是佛性自見佛性,有人可能會懷疑:佛性如何自見於佛性呢?就如眼睛,如何自見自己的眼睛呢?那是說不通的。所以,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不然只是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見得佛性境界的意思了。


據我所知:

xx法師'醉奇雲'十方'空行者及台壇所有人都犯的錯誤有二點:

1將生滅的六根作用(見性'聞性'覺性'知性)錯認為本體而不自覺

2自性本是無覺無觀,可是xx法師'醉奇雲'十方'空行者及台壇所有人都墮入有覺有觀

因此結論是:

他們都沒有開悟
rolleyes.gif wink.gif

發表者: 明覺 Fri.08/21, 2009 05:38 pm
淨堂無須重複廢話,反正也不會有人相信。

淨堂廢話已在以下網頁裡回應:

http://iex.why3s.us/forum/index.php?showtopic=2202&st=45

發表者: 淨堂 Fri.08/21, 2009 08:46 pm
”引用
該法師的那段話剛好證明該法師沒有錯認本體,因為法師已明說了:「這是相應、契入的意思,假名說為「眼見佛性」」,何況他又不是在談覺或觀,當然,淨堂還是解讀錯誤,淨堂很瞎,連「假名」乙詞都沒看到。


相應、契入啥?眼見啥佛性?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性本非相

就算你在〔相〕上打轉到驢年也不開悟
rolleyes.gif laugh.gif laugh.gif laugh.gif

發表者: 洗心明覺 Sat.08/22, 2009 02:29 am
真正開悟的廣欽老和尚說:見聞覺知是六根的作用, [我們的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每天與我們在一起。

淨堂精神錯亂說話顛三倒四

發表者: Board Sat.08/22, 2009 08:39 am
淨堂仁者法安,

請您以後的文中不要提XX法師。法師並沒有參與您的討論,您卻屢屢提及法師,並說一些猜測和不恭敬詞彙,這樣不合適。

謝謝。

board 合十

發表者: 淨堂 Sat.08/22, 2009 07:29 pm
”引用
覺,就是覺察、覺悟。觀,就是觀照。何謂覺察?忽然一下打了妄想,馬上知道,這即是覺;知道了,馬上改正、檢討、反省,這即是觀,有覺有觀,即屬於守道。守,要在這一念心上守,時時刻刻的在這個地方,做不到這樣的話,持戒也是守道。守五戒、修十善,出家眾守比丘、比丘尼戒,這是守道的前方便,屬於事上的守道,事上做到了,妄想也會慢慢減少。




明覺:

你完全不懂自性是指啥

佛性'法性都不是相

還覺觀哩?

覺觀個屁啦

凡是覺觀就已落入識界的識變相

明覺你說一大堆廢話,都是在大腦意識中搞幻想

將中國禪宗的頓悟

搞成印度的世間禪

發表者: Board Sat.08/22, 2009 07:35 pm
淨堂,

您的呼籲書已經貼出。衍生的討論已經偏離主題。
故,鎖題。

board合十

Powered by Invision Power Board (http://www.invisionboard.com)
© Invision Power Services (http://www.invisionpow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