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模式主題
按這裡檢視本主題的原始格式
佛教法義辯正論壇 > [舊法義辨正區] > 七常住果


發表者: 靜明 Fri.09/28, 2012 09:34 pm
請選擇詞典:


七常住果在Bulkwang Fo-Kuang中的解釋:
就證得佛位,得不生不滅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種名稱,即:(一)菩提,謂知覺,亦即智果。(二)涅槃,謂寂滅,亦即斷果。(三)真如,謂離偽妄而無遷改。(四)佛性,謂照察不變。(五)菴摩羅識,菴摩羅譯為無垢,乃離障之所顯,即為白淨無垢識。(六)空如來藏,與妄染不相應,含藏無量功德。(七)大圓鏡智,能現身土,離倒圓成,週鑒萬有。此等常住之果,名稱雖七,其體為一,清淨圓滿,堅固凝然,如金剛常住而不壞。〔首楞嚴經卷四、楞伽經卷四、首楞嚴經義海卷十四〕#p104
七常住果在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中的解釋:
謂常住之法有七種,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

七常住果在佛光大辭典中的解釋:
 就證得佛位,得不生不滅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種名稱,即:(一)菩提,謂知覺,亦即智果。(二)涅槃,謂寂滅,亦即斷果。(三)真如,謂離偽妄而無遷改。(四)佛性,謂照察不變。(五)庵摩羅識,庵摩羅譯為無垢,乃離障之所顯,即為白淨無垢識。(六)空如來藏,與妄染不相應,含藏無量功德。(七)大圓鏡智,能現身土,離倒圓成,週鑑萬有。此等常住之果,名稱雖七,其體為一,清淨圓滿,堅固凝然,如金剛常住而不壞。〔首楞嚴經卷四、楞伽經卷四、首楞嚴經義海卷十四〕

七常住果在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
(名數)楞伽經四明七種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三真如、四佛性、五庵摩羅識、六空如來藏、七大圓鏡智也。此法在修謂之因,在證謂之果。

七常住果在三藏法數中的解釋:
〔出楞嚴經〕常住者,無滅無生不遷不變之謂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證曰果。謂此七種,即諸佛所證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淨圓滿,體性堅凝,皆名常住果也。〔一、菩提〕,梵語菩提,華言道。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也。以其無滅無生,不變不遷,是為常住果。〔二、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即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三、真如〕,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四、佛性〕,佛性者,覺性也。即諸佛所證真覺湛明之性,無染無淨,離過絕非,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五、庵摩羅識〕,梵語庵摩羅,華言清淨,又云白淨無垢。此識即諸佛清淨本源心體,湛若太虛,纖塵不立,非生死之所拘,非涅槃之能寂,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六、空如來藏〕,空如來藏者,含攝萬法而無所積聚也。即諸佛所證清淨法身之體,煩惱蕩盡,應用無窮,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七、大圓鏡智〕,大圓鏡智者,洞照萬法,無所不知,即諸佛所得本有圓明覺照之智。應物無跡,體不動搖,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發表者: 靜明 Fri.09/28, 2012 09:36 pm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世尊!就如果位中有七種佛之果德: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等七種,菩提是覺道。涅槃是不生不滅。真如是無妄。一真一切真。佛性是每人本具之自性。菴摩羅識即白淨識,迷時名阿賴耶識即第八識,悟時名菴摩羅識,亦叫含藏識。空如來藏即本妙真心,大圓鏡智,轉八識而成大圓鏡智。這七種名稱,雖然不同,但本性是清淨無染,萬德具足,堅固凝結,猶如金剛王,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是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

發表者: 靜明 Fri.09/28, 2012 09:42 pm
”引用
談談這個吧
1•楞嚴經上云,在如來果位中,佛說:菴摩羅識就是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宣化上人講

就如果位中有七種佛之果德: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等七種,.....這七種名稱,雖然不同,但本性是清淨無染,萬德具足,堅固凝結,猶如金剛王,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是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

<<佛之七種果德雖相用上"不一" 其不生不滅之體性"不異">

發表者: 靜明 Fri.09/28, 2012 09:50 pm
”引用
(名數)楞伽經四明七種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三真如、四佛性、五庵摩羅識、六空如來藏、七大圓鏡智也。此法在修謂之因,在證謂之果。

這七種的次第佛果位
其體性是(一)--->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但因果次第之相用上(有別)
”引用
1•楞嚴經上云,在如來果位中,佛說:菴摩羅識就是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請尊重原文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02:26 am
其實何止大圓鏡智;

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佛之五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法界體智
均是!

所以同一句經文,會因每個人的知見程度會有不同的解說!

可能又有人會駡無名向楞嚴經挑戰,並抹以種種罪名!

教界常說一地不知二地。因此不同程度對佛經文的解釋必不同!
此乃佛說,眾生業異解異!又說同見成愛,異見成瞋!這就是眾生相。
我相法相太堅固的原因!

既然所依同一經句的解釋都會不同,何況不同經?不同句文?
甚至再引佛經以外的論說文字,祖師大德的法語?

所以說所依都不一,如何去辯論法義?
只有浪費時間結冤仇!


阿彌陀佛!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02:55 am
因此末學常說;

論法是自我精進,自己與自己辯論,而非與他人!
今日的我與昨日的我辯論!這才是真論法,程度差不多,
自己也不會與自己吵架結冤仇!

雖然別人會進來參加對論,此乃形式與助緣!
此也是論法不可缺乏的增上緣。在公共論壇討論的好處!
有他們的鞭策,法義會更完整一致!

本來是很好的一件美事!但由於觀念的不正確,
常是為了分高下,論輸贏而變質,演成冤仇,
這是非常不幸也是應該儘量避免的!

所以末學論法到某種程度會𣎴再繼續中止,
並非是畏戰,或辯不出話來!通通不是!

尤其是程度差太多,博士跟小學生,如何對論?

如果有正確的認知,與比自己程度高的人論法是會進步的!

與自己程度低的人論法,除非他信任您,有法緣,
否則就終止,減少無謂的爭論!

所以末學均是自己開題自己論!不會去找人來對論比高下!

蕭居士公開向大眾挑戰論法是頭殻出了問題!

佛法如果是辯論出來的,何需出家學道?
三大阿僧祗刼修行!

阿彌陀佛!

發表者: 靜明 Sat.09/29, 2012 06:22 am
師兄

請問哪一區 可以作為法義或經文或解經學習 討論交流的地方
我找不到 適合的區塊
只好在這發言
可是 法義辯正太嚴肅啦

一個建議提供一下
另增一區<法義雙相討論區> 或其他的名稱之類的
就是提供一般學習的區塊

因為 有些人喜歡溫和的討論 不喜歡激烈的辯論

可以嗎??

發表者: 靜明 Sat.09/29, 2012 06:28 am
師兄

現在這裡已經切割完成了
所以如果還只是停留在與蕭先生的法義對辯
似乎會把你的廣大心量給縮小了...

現在這論壇 應該用更大的視野 發揮效果
不要再局限於某教與某教的惡諍...
師兄該走出自己的風格
你覺得呢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07:06 am
大家把此處當佛陀的網站,進來精進,
不分宗派!末學只是打雜,道場管理者!

阿彌陀佛!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07:38 am
花花兄:

末學沒什麼切割,是有人切割末學!

佛教法義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
是屬於所有的眾生的!

既然無我法空,那是誰的?

讓大家一齊來佛陀道場共修,
靈山法會不散,是末學的願望!

誠心邀請四眾回來共修!


阿彌陀佛!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07:47 am
花花兄:

既然以前來過,
繼續在此區修行!

末學幫您把關,
應不會有人擾亂!

阿彌陀佛!

發表者: 淨堂 Sat.09/29, 2012 11:51 am
法義辯正論壇當初創壇的最主要目地當然是為了對抗蕭平實及正覺同修會而創建的

不過既然當初[創壇者:羅丹]不在了

當然可以將視野擴大,討論別的法義

但是打擊蕭平實及正覺同修會的活動依然得要進行

發表者: 靜明 Sat.09/29, 2012 11:59 am
可能是各人喜好吧
我覺得法義比較重要
為了攻擊而攻擊 很累耶

發表者: 無名 Sat.09/29, 2012 12:49 pm
沒錯!法義比較重要!

辯了七年,到後來人氣少了,開題的人也少了!

主要原因是各有所執,各引各經,
各依其解,只有互相叫駡!

老早末學就說幫蕭居士免費認真廣告了七年
愈辯知名度愈廣,弟子愈多,同情者亦愈多!

讓末學這無黨無派的人管理是最適合不過的!
而且無名老匹夫一人無牽無掛最好辦事!

也不會跟任何人搶弟子信眾,立場最超然!
希望各地佛弟子四眾回來共襄盛舉,讓台灣
正法再現!

有正法的地方必;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阿彌陀佛!

發表者: 靜明 Sun.09/30, 2012 09:46 am
台壇為了你 吵吵鬧鬧的
真是可愛
心量怎麼這麼狹隘...
你沒必要去淌混水喔
保持你的大量

發表者: 無名 Sun.09/30, 2012 10:05 am
沒什麼啦!老頭子有什麼好爭的呢!

四十歲起到美國就一切放下了,
有如阿蘭若行,根本是身心都出家了!

唯一的重心就在佛法上。
唯有佛法是真的,其餘都是假的!

台壇自從被禁言三日,就不再入台壇,
因緣己了。只是偶而到此談談,真沒想到
會承接站長的位子,只是隨緣行!

論法也是置心一處,也是修行!
所有四眾或教外人士均歡迎,
當然歡迎他們也能來共修!

只是改變一下論法方式,其他都不動啊!
想得太多了!年輕人有朝氣,吵吵鬧鬧
本正常!

先去弄晚餐,待會兒再聊!


阿彌陀佛!

發表者: 軟體之美 Sun.09/30, 2012 03:29 pm
”引用
台壇自從被禁言三日,就不再入台壇

因何事被誰禁?

發表者: 無名 Sun.09/30, 2012 04:27 pm
http://tw-buddha.com/forum3/index.php?act=Search&nav=au&CODE=show&searchid=745470938af8d67e6c5ae680314f6754&search_in=posts&result_type=posts

發表者: 軟體之美 Sun.09/30, 2012 05:14 pm
原來你們有恩怨
ccc講話鋒利衝動些
本意不是你理解那樣

早死或報應 應該是有宿舍通..5或6神通才能預知

發表者: 靜明 Sun.09/30, 2012 06:00 pm
各位 中秋節快樂喔
偶很忙 幫孩子們準備烤肉...

發表者: 軟體之美 Sun.09/30, 2012 07:01 pm
”引用
準備烤肉.

僕~

發表者: 靜明 Sun.09/30, 2012 07:02 pm
謝謝

發表者: 無名 Sun.09/30, 2012 11:51 pm
”引用
原來你們有恩怨
ccc講話鋒利衝動些
本意不是你理解那樣

早死或報應 應該是有宿舍通..5或6神通才能預知


大乘佛法以因果告誡乃正常,也很多人說無名
會受報應,末學一點也不在乎!

這不是恩怨的問題,是謗大乘鬥大乘的問題。
台壇有不少人不信大乘。因為禪法與二乘較接近。

所以末學常說很多人口說大乘,但多小乘行!
提倡大乘或淨土人常受到攻擊!無名公開
支持大乘,不少人恨無名恨之入骨!

所以台壇板主如果支持大乘,無名就護持多一點,
否則就少去?

很簡單大乘人是不會攻擊人的,會攻擊人的大部份是
不信大乘者!信大乘的人與佛心相應是菩薩行,自然
心性柔軟不會攻擊人,有時提高嗓門,常是為了自衛!

台壇板主或網友常用很多化名攻擊異己,這是很不好!
除非是被禁言,否則用了很多化名,躲在假名內駡人,
大部份均是不信大乗,假大乘人!

末學一直主張台灣佛教是大乘,台壇本該支持大乘!
如果連台壇管理群都不支大乘是會受報應的,這是
末學常警告台壇!淨法師兄有正知見,所以她在末學就
多支持!

這那是什麼恩怨?多是藉口!無名從不用化名,無盡是俗名,
一定公開!台壇這個傳統要改,才不會永遠吵吵鬧鬧!


阿彌陀佛!

發表者: 靜明 Mon.10/01, 2012 05:02 am
”引用
台壇板主或網友常用很多化名攻擊異己,這是很不好!

sad.gif

發表者: 軟體之美 Mon.10/01, 2012 08:13 am
”引用
”引用  無名


只有無慧小智之人才會相信大乘經典
是人造的!

人類沒有如此的智慧,能寫出任何一部大乘經典!

連四阿含都不容易偽造!

除佛能說外,其餘無人!

無法考証,無歷史可查,非必無實!

連當代現在均有很多無頭公案,都破不了,
找不出原由,不知真相,何況遠古?

只有無智者相信人,相信歷史!
末學寧可相信佛菩薩!

佛菩薩如會騙人根本無法成佛菩薩!

人騙人反而是人性呢!



”引用
ccc 發表於: Tue.10/25, 2011 08:26 pm&nbsp;
你的愚癡不說還好,現在把大乘經說成為騙子經.


ccc本身的師父就是大乘的
她指稱無名把大乘經說成為騙子經

並不是ccc本人認為大乘經是騙子

可能ccc本身 廣東腔造成




發表者: 無名 Mon.10/01, 2012 08:24 am
http://tw-buddha.com/forum2/index.php?showtopic=4866

http://tw-buddha.com/forum2/index.php?showtopic=6803

可參考以上兩貼!

末學不善搜文。


阿彌陀佛!

Powered by Invision Power Board (http://www.invisionboard.com)
© Invision Power Services (http://www.invisionpow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