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模式主題
按這裡檢視本主題的原始格式
佛教法義辯正論壇 > [初學疑問區] > 何謂魔考?


發表者: 履謙 Sun.01/20, 2013 03:00 pm
會開此題目,主要是之前,余常聽修行的朋友,說他在靜坐或持戒時遇到魔考;後又看到在此地發表某位大德的文章,亦提到魔考!余認為需將此件事意義釐清,並且希望能對此有提出解決之法,故開此議題討論。希望各位大德能共襄盛舉,對此議題討論,並且提供遇到這種情況時的解決之道,讓後學者能不被考倒。在此先謝謝各位大德!

發表者: 履謙 Sun.01/20, 2013 03:07 pm
余先將這位提到魔考的大德文章先貼在此,做為本議題的開場:
zza999 發表於: Wed.10/31, 2012 05:31 pm
上一篇提到"君子慎獨"以民間信仰,和儒家學說來看待,其原因為何,已約略說明.那麼以佛法修行的角度來看,又會是甚麼情形?以下所說,為本人的看法,如有錯誤或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大德,能不吝指正批評.
其實就佛法修行的角度來看"君子慎獨"這件事,除了之前所講的兩點理由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堅固自己所發初心,不被魔所轉!為何本人會如此認為?因許多眾生在剛開始修行時,都會立下自己的初心,總是希望自己能永離輪迴,證得佛道;但在修行的過程中,常遇到許多挫折!如:自己至親的反對,外界的批評,環境的不友善,甚至是自己的慾望......等,這些考驗,有人把它稱做:"魔考"!而遇到此等事時,如果對自己信心不夠,或是自己定力不足,就極容易被其所轉,因而產生自身慧命斷送的情況!這種情況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就是一個人獨處之時!因一個人獨處時,思緒容易被影響,也容易改變其想法,如果此時不謹慎小心,就非常容易產生本人上面所說的情形.所以"君子慎獨"為何非常重要,原因就在此!
以上所言,僅止於個人意見,若有不足或不適之處,還請各位大德多多包涵!再次謝謝各位大德!歡迎各位大德,對此問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歡迎各位大德,對之前的問題繼續討論!最後,再次謝謝各位大德.

發表者: 無名 Sun.01/20, 2013 03:59 pm
所以說道友非常重要!

修行或信仰常是非隨世逐流,
一個人獨行是非常孤單!

有些同道,比較不會辛苦!

阿彌陀佛!

發表者: 老王賣瓜 Sun.01/20, 2013 09:08 pm
"卡到陰"算不算"魔考"啊??

至誠合十~~~

發表者: 履謙 Mon.01/21, 2013 10:29 am
”引用
無名 發表於 Sun.01/20, 2013 03:59 pm
所以說道友非常重要!
修行或信仰常是非隨世逐流,
一個人獨行是非常孤單!
有些同道,比較不會辛苦!
阿彌陀佛!

無名兄:汝說道友是非常重要。這點余同意!因遇到好的道友,除了可互相扶持勉勵外,更可知己不足,力求改進,讓自己更加完善!故這點當遇到魔考時,確實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發表者: 履謙 Mon.01/21, 2013 10:36 am
”引用
老王賣瓜 發表於 Sun.01/20, 2013 09:08 pm
  "卡到陰"算不算"魔考"啊??

老王兄:汝這個問題,基本上也算是魔考的一種形式。因魔考它並不會以特定的方式出現!換句話說,魔考會以各種情況出現,考驗修行者的一切。

發表者: fathorse Mon.01/21, 2013 12:31 pm
”引用
"卡到陰"算不算"魔考"啊??


不算!!

算是小考失敗的下場,是魔考完後的糞便,而糞便的來源就是被考的單位~
但也算是個契機啦~~~

發表者: 無名 Mon.01/21, 2013 12:48 pm
不卡陰老王師兄是不會學佛的!

一切都如意順心的人,自己最大,

不會有信仰的!


阿彌陀佛!

發表者: 履謙 Tue.01/22, 2013 01:12 am
fathorse兄:看汝對老王兄的回應,汝似乎對於「魔考」有些研究,不知汝是否願意,將汝的研究做發表,讓後進初學者,能夠了解與應對?在此先感謝汝的幫助!

發表者: 法華居士 Tue.01/22, 2013 04:16 am
初信佛後未必會令你日常福報上越來越好。
因宿世因果不昧,可能佛力令你重報輕受。

初信佛者要明白不可以短親功利心態學佛,
信佛非為世間名利有所得而求名聞利養也,
只求超出六道輪迴人身難得今已得為要務,
坦然面對任何考驗但求智慧開啓不受後有!

阿彌陀佛!

發表者: 履謙 Wed.01/23, 2013 10:17 am
法華兄:汝從心態上來面對「魔考」這件事,並且強調所發初心的重要性,余認同。這點確實在面對所謂「魔考」時,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發表者: 履謙 Wed.01/23, 2013 10:53 am
剛才余查閱了雅虎知識+有關魔考的資料,發現「魔考」這件事,在各個正信的宗教中都會出現,是對修行者心理道行的考驗。而這種考驗,有許多是心理層面的,如:妄想、惡習、惡念......等!故有人認為所謂的「魔考」,基本上是心所為之。

發表者: 望西子 Wed.01/23, 2013 11:57 am
聽說魔有五陰魔/生死魔/天魔......

修行者,要真的能碰到天魔來考驗,也不簡單,那代表這個行者已有相當程度,才有資格接受考驗,一般初學佛的,天魔才難得理你

魔,古字也叫做磨,折磨的意思

修行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的問題,在轉化的過程中,難免內心會有所掙扎,這就是折磨,掙扎之後,要是選擇向即定的目標邁進,就叫通過魔考,要是退縮,就叫做被考倒了

生=可以用慈悲喜捨做代表
熟=可以用貪瞋痴慢做代表

比方說:騎機車,被後面的車A到
我們會習慣性(熟)的反應,搞什麼啊?你
修行的過程,就是要能把這個很熟的習慣,轉成比較生疏的
真心的關心他,啊,你有沒有要緊啊

假如我們的反應還是未學佛前的那一套,那就是考試不及格

發表者: 履謙 Thu.01/24, 2013 12:35 am
望西子兄:汝的見解非常精闢,能讓許多修行者明瞭「魔考」到底為何,以及應如何面對這件事。但余有一事還是要請教汝:汝認為造成「魔考」的心理原因為何?還煩請汝能撥冗敘說,讓修行者能明白,並做為以後修行時該注意的地方。在此先感謝汝的幫忙!

發表者: 履謙 Fri.01/25, 2013 10:30 pm
余先談談余的認知。余認為造成「魔考」的心理原因,基本上為貪、嗔、癡、慢、疑這五種因素。只要這五者沾到一種,就很容易遇到「魔考」。

發表者: 法華居士 Sat.01/26, 2013 03:27 am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
貢高品第二十一

佛語阿難。菩薩隨時欲學般若波羅蜜。隨法
欲行般若波羅蜜。是時一佛界中魔。各各驚
自念言。欲使菩薩中道得阿羅漢果。莫疾
使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復次阿
難。弊魔愁毒為憂。見菩薩習行於般若波羅
蜜。復次阿難。是時諸弊魔四面放火風。恐怖
是菩薩。若令畏懼。衣毛當起。使心一反亂念
轉復。佛語阿難。魔不遍行亂菩薩。若有行亂
者。有不行亂者。阿難白佛言。何等菩薩為魔
所亂。佛語阿難。若有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
不樂者。弊魔便行住壞。復次阿難。若有
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心狐疑者。自念若有
無有耶。如是
阿難。菩薩為弊魔所得便。復次阿難若有
菩薩遠離於善師。是菩薩所聞般若波羅蜜
深事不欲聞也。亦不了也。亦不知也。何因
守般若波羅蜜。用是故阿難。是菩薩弊魔所
得便者。復次阿難。若有菩薩與惡師從事。
用是故。弊魔得菩薩便。是菩薩言。正是我所
喜師也。當成我所願。餘多有菩薩非我善厚
也。用是故。弊魔便復得菩薩。復次阿難。聞
是深般若波羅蜜時。教餘菩薩。用是為學。用
是為寫我尚不了其事。汝能了耶。若有時菩
薩與異菩薩。轉相輕易言。我所行是也。汝
所行非也
爾時諸弊魔歡欣踊躍。是時弊魔便作
異被服像來。歎菩薩言。汝於某國生某種姓
家。是菩薩聞是語。便輕易餘成就不貢高菩
薩。是貢高菩薩功德薄少。無阿惟越致相也。
是菩薩於阿惟越致中功德少。自貢高輕餘
菩薩言。卿不及我所行。用是故。弊魔大歡
欣言。今泥犁禽獸薜荔墮者不少。弊魔當復
增其念。所語所說。多有信用者。聞之者無不
隨其言者。作是學者瞋恚益增。心所作為顛
倒。用是故。身口心所作為輕反。用是故。其
人在泥犁禽獸薜荔中罪益增。用是故。弊魔
大歡欣踊躍無有極。若求菩薩道家。與求
羅漢道人共諍。爾時弊魔自念。菩薩離薩芸
若遠離遠亦不大遠。菩薩又與菩薩共諍。爾
時弊魔念言兩離佛遠。佛語阿難。未得阿惟
越致菩薩。與阿惟越致菩薩共諍。罵詈阿惟
越致菩薩。是菩薩罵以隨心所念轉懷怨恨。
心一轉念聽却一卻菩薩雖有是惡念。不捨
薩芸若却無數劫極甫當更復從發意起。阿
難白佛言。心所念惡寧可得中悔不。當乃却
就爾所劫乎。佛語阿難於我法中。廣大極可
得悔。佛語阿難若有菩薩念惡有恨。自歡欣
復語他人。是人不可復使悔也。若有菩薩若
罵詈瞋恨自念。咄我所作無拔。後終不敢
復作是。復自考責人道難得。用是故。悉
當忍於人。何況乃當與人共諍言乎。我當為
十方人作橋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意。寧
當復與人共諍耶。住立當如聾羊。諸惡悉當
忍。諸惡心不當犯。我作佛時悉當安十方人
得般泥洹。我不復與人共諍瞋恚於人。為用
羅漢道故。阿難白佛言。菩薩菩薩自相與共
止。法當云何。佛語阿難。菩薩菩薩轉相視。
當如視佛。心念言共一師。共一船共一道。
是所學我亦當學。如是若有餘菩薩欲喜學
羅漢辟支佛道。若與從事。設有是人者我
不與從事。其有世世欲求佛道者。當與相
隨如是學。為共一法學

發表者: 履謙 Tue.01/29, 2013 12:56 pm
法華版主:可否請汝解釋一下汝所貼的經文之意?讓初學者更能明瞭,感謝汝!

發表者: 無名 Wed.01/30, 2013 01:34 am
法師兄最近上班忙!

經文大義是菩薩魔事多,像是退轉,放逸,墮二乘,
或自是非他貢高我慢等等!

可以一項項分別說,但初學朋友還沒有這些情況!

初學最常碰到是為神通所迷,追求神通,錯依了外道
或鬼神!反正一般的神廟宮堂均有神通及靈力!
當然也不乏善神護法之類,不過很容易出問題!

初學最好是誦誦經或唸佛最簡單,等大概能分別正法
善知識再看因緣!

阿彌陀佛!

發表者: 法華居士 Wed.01/30, 2013 04:49 am
感謝無名師兄幫忙,履謙師兄包涵!

佛語阿難。菩薩隨時欲學,隨法欲行般若波羅蜜。
是時一佛界中魔。便會設法影向修行人。

現今接觸各類深淺經書皆非常方便,但較深入說般若之經初學者,
乍看容易產生很多不明白甚至有衝突的地方。

此時便要正確地控制心念,不可胡亂以一己所想妄加批詳,
兔生障道之因,亦令魔有機可乘。

日常論壇中常見各方於較深層次之論題諍議不休,故有此憂慮!

ohmy.gif

發表者: 無名 Wed.01/30, 2013 07:56 pm
般若是六波羅蜜的最後一項

初學者可先從布施,忍辱,精進,持戒,修定等
有部開始,慢慢再進入般若!

先從有開始,慢慢自進入不執有空的般若!

從因果業報開始學習!先從誦經唸佛開始自修!

有佛力加持,可減少障礙!


阿彌陀佛!

發表者: fathorse Fri.02/08, 2013 12:21 pm
提個魔考簡單的例子

諸位師兄應該都聽過佛印與蘇東坡

八風吹不動,一屁吹過江的故事

這其中何處是魔考??

或許....人會習慣性的把情緒被激動的當下視為魔考,比如蘇東坡看到屁字的當下

其實...魔考是蘇東坡自我感覺八風吹不動的那會兒~~

當不自覺把自我感覺當成標準取代佛說時即魔考的起始處

楞嚴經卷九提到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個人認為當修者可以動靜不移。憶忘如一。並住此處入三摩提時,便可與此類自我感覺區隔出一點距離,以至於可以對境不生,這距離可以讓人對自我感覺重新思考及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此即智慧的開端與生起處

比如,嫉惡如仇.......在情緒被激動的當下.....有先瞭解前因嗎?
比如,滿口無生法云云,某師兄一句不懂宗法就自我開始OOXX
又比如,自我標定初學者該如何如何......初學者是未入學的幼兒嗎?

沒有更圓滿的選擇嗎??
這即魔考與契機!!!

發表者: 無名 Sat.02/09, 2013 04:43 am
理事要分開!
說理必分別!

事修要離分別,
否則連無生都達不到奢談圓覺?

該分別則分別,不該分別卻亂分別!
這也是修行的魔考!

逆境均是考驗,說魔考亦可!

阿彌陀佛!

發表者: fathorse Thu.02/21, 2013 07:14 pm
現實就是......快成為站長大人師兄的個人布落格了

這可不是逆境均...

有初學者.....會來看嗎?

發表者: 老王賣瓜 Thu.02/21, 2013 07:57 pm
順境有時~~~

也是魔考~~~

當初我們讀書會初創時~~~才三個人讀半年~~~

慢慢來~~~慢慢來~~~

至誠合十~~~

發表者: 無名 Thu.02/21, 2013 08:11 pm
哈哈!布落格亦是境風吹識浪,
早在預料中!

也是版主們,胖馬兄,沈靜兄的布落格啊!

傳教本來就是辛苦的,摩門教的青年教士,
還要離鄉背井,去騎鐵馬?

基督教也要三五成群俟家俟戶去敲門
看人白眼或嚐閉門羹!

弄個布落格太便宜了!沒什麼好怨言的!

無所得,人多人少,吹不動心!

才半年爾,路還長呢?

阿彌陀佛!

發表者: 無名 Fri.02/22, 2013 03:33 am
還有也是望西子及靜明師兄的布落格!

本壇是所有來此精進師兄的布落格!

很清淨,可以自在發表學佛心得,
與大眾分享!

阿彌陀佛!

發表者: 法華居士 Tue.03/05, 2013 05:20 pm
【楞嚴經】中“五十陰魔”乃修行必讀之指南。

本經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於經中最後部份:即本節所講解的,由五蘊所生的五十種陰魔的境界。經中對每一蘊講了十種境界。每一種境界中,都指出了該修行人所經歷過的心理上的現象,及引起該種現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該修行人由於執著境界,而生起的種種困難,及對此境界之誤解。•••

Powered by Invision Power Board (http://www.invisionboard.com)
© Invision Power Services (http://www.invisionpower.com)